《六姊妹》中的老淮南故事系列⑥:淮南紡織廠

隨著電視劇《六姊妹》的熱播,更多的淮南老企業重新走進大眾視野。這些企業在計劃經濟時代曾是當地的重要產業。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企業可能已經轉型或關閉,但它們的歷史仍然值得被記錄和回憶。
淮南紡織廠,國有大型(二級)企業,省紡織系統重點全能型棉紡織企業,全市大型骨干企業之一,位於田家庵國慶東路。全廠佔地面積32.57萬平方米,其中廠區面積27.2萬平方米。
公司始建於1958年,時名安徽省第四紡織印染廠。
1959年4月改名為安徽省淮南紡織廠,1970年正式建成投產。建廠初期,企業擁有3.3萬枚紗錠、864台布機的生產規模。
1981-1982年,首次擴建2萬枚紗錠。企業還擁有紅星織布廠、銀海針織廠、紡織備件廠、銀海砂布廠、多種經營公司等廠辦企業,並有配套齊全的教育、醫療、文化、商業、服務、閉路電視等設施。
1985年被淮南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工廠。
1987年,紗線產量達到1.266萬噸,織布達到2597萬米,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同時,被評定為省質量管理獎企業,同年躋身於省千萬利稅大戶行列。
1988-1990年,再次擴建4.5萬枚紗錠,當時採用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FA系列紡機,同時增加144台寬幅布機。至1990年底,企業共擁有10萬枚紗錠、1008台織布機、1824台�節生產主機,成為省大型紡織企業之一,並獲得市甲級文明單位和園林式工廠稱號。
企業在職職工5524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46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6415.09萬元,淨值4288.22萬元,生產紗線9391.17噸,坯布2039.27萬米,完成工業總產值15431.88萬元。
1992年進入省工業五十強行列。
昔日機聲轟鳴,紡織廠裡千絲萬縷織就了淮南的輝煌歲月﹔如今,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舊日的榮光已悄然隱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然而,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歇,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唯有以更堅定的步伐、更昂揚的斗志,投身於建設淮南發展的浪潮中。每一份努力,都是對過往的致敬﹔每一滴汗水,都是對未來的承諾。(吳喆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