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淮南

《六姊妹》中的老淮南故事系列①:田家庵的由來

2025年03月12日15:1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隨著央視新春大劇《六姊妹》的熱播,億萬觀眾了解並熟識淮南,熟識田家庵。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來到劇中現實場景打卡,這其中不乏田家庵的碼頭,近日揭牌的六姊妹游園,劇中提到的南北菜市……而說到田家庵,你知道“田家庵”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田家庵區地處安徽省中北部,北濱淮河,南望江淮大地,是淮南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史前時期,傳說虞舜躬耕於舜耕山下。夏商之際,區境為淮夷族聚居地,大禹治水足跡遍至淮上。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黃河水奪淮災后,山東流民田氏夫婦在淮河渡口搭建了一個庵棚,那時人們還都留著長長的辮子,人們就稱這位田姓且有著長長辮子的男人為“田大辮子”,田氏夫婦為了謀生搭庵賣茶水。田氏夫婦心地善良,為人厚道,待人親切,淮河兩岸走親趕集之人,路過此處買不買茶水,他們都邀人在茶庵處小坐歇息,日久天長,當地人就稱此處為“老田家的庵子”。

“老田家的庵子”成為當時此地最重要且為唯一的地標,一直延續至1895年,此后由於煤礦的興起,在“老田家的庵子”東部古碼頭南岸處,建了一個煤炭場,使得此地人員驟增,給田家庵帶來發展的生機。民國7年(1918年),當地鄉紳徐五福與鄉人共議正式起集,襲用“老田家的庵子”為名,縮減為“田家庵集”。民國18年(1929年)田家庵建鄉。民國25年(1936年),淮南鐵路建成全線通車,水路交通便利,田家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民國29年(1940年),田家庵建鎮,至40年代中期,全鎮已有工商戶七八百家,成為淮上重鎮。

1949年1月18日,田家庵解放,此后,先后建置田家庵市、田家庵區(科級),並於1955年升格為縣級田家庵區。1966-1972年田家庵又名向陽區,1972年8月恢復田家庵區名。1980年9月27日,設田家庵區人民政府。

電視劇《六姊妹》的故事背景就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后,大批青年響應號召支援國家建設,何常勝攜妻劉美心背井離鄉,從揚州江都移居安徽淮南,最終在淮河邊上扎根的故事。

如今,田家庵區管轄3鎮1鄉9個街道,13個鄉級政區,下設28個村民委員會,9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邁入21世紀,老田家的庵子歷經百余年的興衰發展,每一個角落都有故事,每一次停留都有收獲。田家庵,不僅是一個地理的標識,也見証了歷史的變遷,更承載著未來的希望。對於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情感和記憶。(吳喆敏)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