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春節期間,寧國市的江南龍門國際滑雪場迎來“開門紅”,單日最高接待游客突破3000人次,春節假期累計接待游客超2.2萬人次,綜合營收超1000萬元。這座長三角地區新興的滑雪勝地,憑借“冰雪+低空旅游+度假”的復合業態,成為寧國文旅產業從“冷資源”向“熱經濟”轉型的標杆,更以“一條路、一灣湖、一座城”的空間布局,繪就全域旅游的“四季長卷”。
冰雪破題:從冬季限定到全季聯動
天目山海拔千米的天然地形與現代化造雪設備的結合,讓江南龍門國際滑雪場成為長三角游客的“冰雪樂園”。滑雪場設有初、中級雪道,配套專業滑雪教學和雪具租賃服務,更創新推出“直升機滑雪體驗”,游客可乘直升機俯瞰雪嶺風光,再降落至雪道開啟滑雪之旅。這一“冰雪+低空旅游”的特色產品,將單一運動場景升級為集冒險、觀光、休閑於一體的消費新模式。
據寧國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冰雪經濟”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全域旅游鏈的關鍵一環。通過串聯周邊景區,當地已形成“春賞花、夏戲水、秋露營、冬滑雪”的四季主題產品。2025年,滑雪場還將啟動觀光索道、星空營地等項目建設,並與徒步、騎行賽事聯動,推動“體旅融合”向縱深發展。
自駕串聯:風景道激活“山水經濟”
冰雪之外,一條貫穿寧國市全境的全域自駕風景道正成為長三角自駕越野圈的“頂流IP”。通過整合“皖南川藏線”與“皖南青藏線”兩條經典線路,實施“兩線並一線”,該市打造出全長240余公裡的全域自駕大環線,串聯18個鄉鎮(街道)的青龍湖、西津野渡、紅杉林、夏霖、河瀝溪老街等自然與人文景觀。2024年,“皖南川藏線”累計進出車輛超240萬車次,接待游客達840萬人次,帶動沿線民宿、餐飲消費同比增長35%。
為提升體驗,寧國市持續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新建觀景台26處、旅游驛站15座、直升機停機坪3個,並增設停車位1200余個。同時,“以賽促游”策略成效顯著,“皖美山水”騎行賽、槳板攝影挑戰賽等12項年度賽事,將自駕風景道變為“流動的賽場”。
康養賦能:山水之間書寫“詩與遠方”
在“快旅慢游”趨勢下,寧國市瞄准休閑康養市場,以青龍灣原生態旅游度假區為核心,建成歡樂水世界、環湖生態步道等康養項目,吸引長三角城市群游客。20家余網紅露營地通過“露營+”模式打開年輕市場,“竹蜻蜓美學營地”推出非遺手作研學課程,“方塘星空露營”打造“咖啡+觀星”夜間經濟,春節假期露營預訂率超90%。“雲深不知處”“杉頂見”等30余家“村咖”形成品牌集群效應,成為青年返鄉創業的實體空間載體,也為城鄉要素流動提供新型連接點。
據統計,90后主理人佔比達80%以上,通過盤活閑置農舍、融合現代美學的運營模式,推動本地山核桃、茶葉等農產品銷售增長30%,實現了人才回流與產業升級的雙向奔赴。
文化鑄魂:非遺構建沉浸式消費新場景
寧國市以“活態傳承+場景創新”雙輪驅動,將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沉浸式消費動能,形成“非遺展演+手作體驗+主題消費”的全產業鏈條,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活態傳承煥發非遺魅力,打造多維體驗空間。畬族婚嫁表演以“攔門禮”“對歌迎親”等互動環節重構婚俗儀式,日均演出3場次,游客可參與角色扮演,沉浸式感受畬族文化風情﹔皖南花鼓戲推出親子互動劇場,吸引家庭親子游客廣泛參與﹔河瀝溪老街運用數字光影技術重現百年燈彩盛景,同步推出“燈謎競猜”“非遺市集”等夜間活動,單日客流量突破2萬人次。此外,甲路竹馬燈巡游、千年龍窯技藝、紅曲酒釀造等廣泛融入游客體驗全過程,有力帶動相關非遺文創產品銷售。
通過冰雪經濟撬動、自駕線路引流、康養體驗留客,寧國市正從旅游“過境地”向“目的地”轉型。下一步,該市將依托“皖南川藏線”整體提升、青龍灣EOD、江南龍門國際滑雪場、希爾頓花園酒店、河瀝溪歷史文化街區等項目提升城市服務能級,加力開發低空飛行觀光、冰雪主題度假等新業態,打造長三角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寧國樣本”。(李慶華 何仙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