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婚俗改革改出文明新風尚

如何為愛“減負”,為幸福加分,讓婚俗與時俱進?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以1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4個省級婚俗改革實驗區為抓手,大力倡導新型婚育文化、培塑良好和美家風,婚俗改革取得全新進展。
走進包河區駱崗公園婚姻登記處,一面婚俗文化牆隨即映入眼帘,婚姻家庭觀、婚俗禮儀變遷、婚姻登記証書變遷等內容在婚俗文化牆上漸次展開,圖文解說生動有趣。
一對新人正在辦理婚姻登記。 人民網 呂歡歡攝
作為全省首個“公園式”婚姻登記處,其位於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園—駱崗公園,並按照5A級婚姻登記機關建設標准進行打造,總面積約750㎡,設有侯登大廳、結婚登記區、頒証大廳、婚姻家庭輔導室、婚俗文化展示等功能區域。
“同甘共苦,終生相愛。”走進頒証房間,在婚姻登記員的見証下,一對新人手牽手在鎏金國徽與紅色背景牆下庄嚴宣誓,這不僅是對彼此深情的承諾,更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
為打造公園裡的“最美婚姻登記處”,駱崗公園婚姻登記處還通過設置鮮花亭、地標牆等“幸福攝影點”,濃濃的甜蜜感和溫馨感扑面而來,讓新人進門見喜、出門歡喜,留下美好難忘記憶。
運營一年多來,這裡不僅是婚姻登記的地方,也成了很多情侶、俊男靚女前來拍照打卡的“網紅”打卡地。
現場舉行“頒証禮”。 人民網 呂歡歡攝
不止於此,包河區通過深化婚俗改革,發展“甜蜜經濟”,打造“琴海導航”等服務品牌,並依托駱崗公園婚姻登記處,重組傳統業態,催生了“文旅+服務+產業”的甜蜜經濟產業群。
如今,包括駱崗公園婚姻登記處在內,各具特色的婚姻頒証室已經成為合肥各婚姻登記處的一項標配。
近年來,合肥不斷提高資金投入,加強婚姻登記場所建設,對各婚姻登記處的候登大廳、結婚登記區、離婚登記室、頒証大廳、檔案室、婚姻服務區進行了整體美化提升。
改造后,婚姻登記處實現了功能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婚俗氛圍濃厚、登記環境優美的總體要求。
“幸福壩婚姻登記處”。 合肥市民政局供圖
目前,合肥市共設立17家各具特色的婚姻登記中心,肥西縣打造全國首個軌道車站內的婚姻登記處“幸福壩婚姻登記處”以及新中式“派園婚姻登記處”﹔廬江縣打造景區內婚登處“金湯湖婚姻登記處”﹔高新區試點涉外婚姻登記,均受市民高度認可……
這些既有新意,又有心意的婚登處,開始在合肥市“遍地開花”。
同時,合肥市創新頒証模式,建立特邀頒証師信息庫,聘請地方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名人、金婚夫婦等擔任婚姻登記特邀頒証師,組織開展集體頒証儀式,用庄重文明的“頒証禮”代替煩瑣哄鬧的婚禮與奢侈的婚宴,提升婚姻登記的庄重感、儀式感,讓結婚登記、結婚頒証儀式等活動成為新人喜愛的新婚俗、新風尚。
此外,合肥還依托合柴1972、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等場所,組織新人參加簡約集體婚禮,營造文明、時尚、簡朴、和諧的婚嫁新風。
未來,合肥市將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積極倡導廣大結婚登記新人婚事新辦、喜事簡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家庭觀,共同成為婚俗改革的倡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