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數字賦能 助力關工工作跑出 “加速度”

手指一點,“五老”數據庫在基層使用情況、“五老”調解糾紛案例等情況便一目了然。而這,只是阜陽市諸多基層關工委此類工作的縮影。
據悉,阜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三年前啟動了數字關工建設項目,籌建了關工“數據庫”,借助數字賦能,助力關工工作跑出了“加速度”。
“數字關工”的阜陽經驗,不久前登上了全國關工委工作會議。阜陽市關工委主任王長安在會議上作典型工作經驗介紹,阜陽市也是全國唯一在大會發言的市級關工委單位。
解碼“數字關工”“緣由”
加快信息化建設,是關工工作未來發展的趨勢,也是加強組織和隊伍建設、推進關工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據阜陽市關工委負責人介紹,阜陽關工會員總數是全省最多的市之一。由於種種原因,阜陽市關工系統基礎信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底數不清、查詢不便等現象。
為進一步把組織數搞准,把“五老”數搞實,把活動數搞清,經反復論証,阜陽市於2022年啟動了數字關工建設項目,借此實現市縣數據網絡資源共享,加強組織和隊伍建設,更加有力有效地發揮關工委的職能作用。
“數字關工”庫容有三大版塊。全市關工會員信息版塊,包括會員姓名、性別、年齡、政治面貌、五老類別、現(原)單位職務、手機號碼及本人照片等﹔全市各級關工組織建設版塊,涵蓋市、縣(市、區)、鄉鎮(辦事處)、行政村(社區)和學校、企業等關工組織的名稱、負責人和聯系人姓名、聯系電話及上述關工委領導班子成員、辦公室人員和其他駐會人員的基本信息﹔“三所一室”工作版塊,包括全市五老法治診所、銀發農技服務所、夕陽紅鄉風文明講習所和五老調事室的建設情況、工作動態等信息。以上內容可通過密碼網址查詢查看,並明確每年9月份為數據更新時間。
賦能工作跑出“加速度”
據了解,在三年的實施過程中,阜陽市關工委堅持邊建邊改,成效顯著。
實行動態監測促工作。“三所一室”工作動態定期傳輸上網,交流了工作,通報了情況,推出了典型,有效促進了關工工作高質量發展。
初步實現關工信息化管理。數據庫信息數據方便管理,各項數據定期更新,關工會員進出有序,保証了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數據庫”的建立,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財物力和時間成本,有效地促進了關工工作高質量發展,而數字賦能也讓全市關工工作跑出了“加速度”。
“數字關工”全國“交流經驗”
據了解,“數字關工”是阜陽市關工委加強關工組織和關工隊伍建設,著力打造的一張創新工作品牌。通過數據庫的建立和完善,解決了過去組織數不清、人員數不實、活動數不准的問題。此舉不僅摸清了底數,而且大大促進了關工委組織和隊伍建設。
據悉,這項工作開展3年來,全市關工組織由4850個增加到5036個,關心下一代志願者會員人數也由6.9萬人增加到8.3萬人。
阜陽市關工委的這項工作做法與經驗,引起中國關工委和省關工委負責人的充分肯定與贊譽。
於是,在今年新春召開的全國關工委工作會議上,阜陽市關工委主任王長安被中國關工委指定作典型工作介紹,阜陽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市級關工委大會發言單位。
據悉,這是繼去年10月省關工委“三基行”現場會在阜陽市召開,阜陽經驗走向全省后,又開始走向全國。
會上,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秘書長張玉台認為:數據庫建設是發展方向,是中國關工委一直想做的事情,沒有想到一個地級市關工委率先做到了,不簡單。
安徽省關工委主任張俊認為,阜陽在全國性會議上代表安徽作典型經驗介紹,為安徽省增光添彩。
談及未來,阜陽市關工委負責人表示,作為探索性工作,“數字關工”仍然需要完善、規范和發展。今后,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好,推動全市關心下一代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力促青少年一代蓬勃成長,各項事業薪火相傳。(牛桂芹 耿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