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政在行動

宣城市打造全流程就業援助服務閉環

2025年02月21日08:50 | 來源:宣城新聞網
小字號

“多虧公益性崗位安置政策,讓我能夠穩定就業。”說起自己找工作的經歷,宣城市安居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倪世靜感慨萬分。年近50歲的倪世靜曾因家庭原因做了幾年的“全職媽媽”,長期脫離社會后,苦於沒有工作技能,一直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也因此成了“就業困難人員”。

“我現在從事物業客服工作,加上公益性崗位的政府補貼,每月能拿到3000塊錢左右。”2024年12月,在市人社部門的幫助下,倪世靜通過安居物業的公益性崗位就業,近日,她領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連連為政府部門的就業援助服務工作點贊。

據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馮新年介紹,人社部門對吸納公益性崗位的單位給予社保補貼,並給予就業個人崗位補貼,鼓勵個人和用人單位積極投入就業創業活動中。“公益性崗位的就業門檻低,更加適合像倪世靜這樣缺乏就業技能、年齡偏大的勞動者。公益性崗位的設置不僅能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快速就業,也能幫助社區中小微企業快速解決招工難的問題。”

近年來,市人社局聚焦大齡、殘疾、長期失業、零就業家庭等重點就業困難群體,精心打造“精准識別—個性幫扶—援助兜底—跟蹤回訪”全流程就業援助服務閉環,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就業。2024年,全市失業人員再就業2.6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032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265.3%、112.3%。

動態識別“底數清”。健全就業困難人員實名制動態認定與退出管理機制,市、縣、鄉鎮、社區組織四級聯動,組織黨員干部對“智慧就業”系統中的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服務對象開展“一對一”全面聯系對接,同時加強與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的數據交互共享,主動、精准甄別服務對象。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一人一檔”實名制動態管理,重點鎖定就業意願強烈的困難群體,全程督導幫扶情況及目標進度,做到人員底數清、就業狀態清、就業意願清、服務需求清。

精准施策“幫扶細”。主動聯系轄區內各用人單位,動員經營業績好、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設立一批低門檻、有保障的愛心崗位。依托“三公裡”就業圈、零工市場等服務平台歸集一批物業管理、便民服務、保潔保綠等就業崗位。精心組織“2+N”主題招聘,制定分行業、分崗位、分地區的招聘計劃,點對點向服務對象推送招聘活動及崗位信息。在招聘現場設置就業援助專區,為就業困難群體開展政策咨詢、就業指導、創業扶持、法律援助等服務,提供“一人一策”援助計劃。2024年,全市共舉辦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會183場,累計參會企業4216家,提供崗位近4萬個。通過“三公裡”就業平台促成就近就業7.5萬人次。線上線下零工市場服務零工2.14萬人次。

政策兜底“成效實”。綜合運用社保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職業培訓和評價補貼、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等政策,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援助對象就業,支持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對通過市場渠道無法實現就業的服務對象實施兜底安置。結合“春風行動”,組織人社服務專員春節期間深入高鐵站、招聘現場、社區村組發放就業援助政策宣傳單頁,開展政策宣傳解讀。2024年全市促進3.2萬名脫貧人口實現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2183個。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2.3萬人次。市本級為661名就業困難人員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2658700元。

常態服務“保障穩”。大力推行“大數據+鐵腳板”精准服務模式,建立常態化定期聯系回訪制度,形成“日推進、周調度、定期通報”的高效工作機制。通過電話、短信或入戶走訪等方式逐月跟蹤回訪,實時掌握就業狀態並動態更新,分級分類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援助安置等精細化服務,確保就業援助工作的連貫性與穩定性。2025年全市預計開發公益性崗位2000個。(胡媛媛 全媒體記者 徐晨)

(責編:黃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