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合肥“英雄路”屹立科創“新地標”

2025年02月21日11:1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合肥2月21日電 (陶偉)四十年后,合肥市淠河路,再屹立起一座“科創地標”。2月20日,合肥市淠河路,“科裡科氣1986產業園”提升改造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合肥市蜀山區蜀山科創集團與弘毅投資集團合資成立的合肥徽弘創展科創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徽弘創展”)打造,志在打造成“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說起合肥乃至安徽的科創基因,很多人不由聯想到197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落戶。但鮮有人知的是,20世紀80年代,合肥淠河路上迎來一位“新成員”——中國電科38所。它與同時代搬遷至合肥的中國電科43所被視作安徽合肥微電子研究的最初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科38所創造了中國雷達史上諸多第一,有數千人參與過預警機等“大國重器”研制。同時,其所在的淠河路,雖隻有短短890米,卻被合肥人稱為“英雄路”:有348戶401人參加過原子彈、氫彈研制和試驗,有63人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

活動現場。人民網 陶偉攝

活動現場。人民網 陶偉攝

時光荏苒,如今淠河路上,中國電科38所因發展需要整體搬遷。這處舊址將以“科裡科氣1986產業園”之名重生。

據悉,科裡科氣1986產業園佔地95畝,總建筑面積4.42萬平方米。“這裡雖是老廠房,但卻是大隱於世的科創‘寶藏’,不僅環境宜人、空間寬敞,還自帶深厚的科創基因,與蜀山的產業定位高度契合。”蜀山區科創集團副總經理王良才介紹,1986產業園聚焦“產業煥新+場景重塑”,通過空間功能重組與智慧化升級,打造集研發辦公、成果展示、共享實驗室及產業配套於一體的科創綜合體,將成為蜀山高性能、高水平的科創“加速器”。

“我們將重點關注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以招投聯動的方式,吸引和培育一批層次高、質量優的中早期科創項目落戶。”王良才表示,目前已有合肥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安徽博微聯控科技等6家硬科技企業入駐。未來,園區還將重點承接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中電38所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等平台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不同於四十年前科創先輩們的艱苦創業,科裡科氣1986產業園將為入駐企業及人才構建“15分鐘科創生活圈”。

“園區的升級改造並非簡單的‘刷牆式翻新’,改造工程由中科院設計院牽頭實施,創新採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在保留工業歷史風貌的同時,植入共享實驗室、中試基地等科創功能模塊。”弘毅科創賦能中心聯席總經理、徽弘創展總經理喬偉介紹,園區還規劃建設人才公寓、科企食堂及培訓中心等生活配套設施。

活動當天,弘毅投資集團作為“科大硅谷”蜀山園第三批全球合伙人創新單元正式開園,並與首批7家科創企業簽約入駐產業園。

“作為科大硅谷的全球合伙人和1986產業園投資管理者,我們不僅是資源導入者,更是創新生態的共建者。”喬偉介紹,園區將依托弘毅投資的產業生態和資源整合能力,建立“一園區一產業一基金”模式,以“孵化器+基金”雙輪驅動,通過多元化賦能矩陣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助推蜀山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

科創是蜀山區的核心發展戰略。蜀山區2021年提出“全域科創”發展戰略,並於3年后啟動“全域科創2.0”版本。目前,該區已建成啟用“科裡科氣”科創驛站科大站、科學島站、鳳棲站、硅谷大廈等科創載體,另外,新智造產業園、人工智能大廈、環境經濟產業園等一批高水平高能級的科創載體也即將建成投用,實現科技創新源頭在哪,科創載體就建設在哪。

據悉,今后,蜀山區將積極發揮多個“國字號”平台賦能優勢,健全科技招商體制機制和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體系,積極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發展壯大都市型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大模型企業引進和大數據標識項目落地,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