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實施檢測機構“強鏈補鏈”計劃

2月13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全省檢驗檢測機構將聚焦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實施檢驗檢測機構“強鏈補鏈”計劃,通過內育外引多種路徑打造立足安徽、輻射長三角的檢驗檢測認証服務集群,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更強勁的“質量動能”。
據悉,2024年,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認証認可檢驗檢測工作,通過筑基固本、雙招雙引、資源融通、綠色領航等手段,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服務體系。全省以國家質檢中心建設為抓手,加速推進市場化改革,功能纖維、公共安全電子信息產品2個國家質檢中心獲批落地,汽車零部件、銅鉛鋅及制品、印制電路板3個國家質檢中心推進轉企改制,形成28家國家質檢中心、81家省質檢中心的技術矩陣,284家機構獲評高新技術企業,超200家機構精准對接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檢驗檢測產業“雙招雙引”,強化央地合作、國際接軌,省政府與中國中檢圍繞10大領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覆蓋低碳經濟、能源轉型等前沿賽道﹔全球知名認証機構西班牙伊狄達落戶蕪湖,設立辦事處,為車企出口認証提供便捷服務。
此外,安徽省創新推動產學研資源社會化共享,陽光電源孵化恆鈞檢測公司打造新型儲供能產業檢測標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國家實驗室率先謀劃開放前沿領域檢驗檢測能力,構建“科研-檢測-產業”轉化通道﹔智音檢測認証服務(合肥)有限公司推出智能語音“檢測認証一體化”服務,合肥科微芯測建設集成電路檢測公共服務平台,形成“龍頭企業牽頭+科研機構支撐+中小企業協同”產業生態圈。在光伏、鋰電領域率先破題,合肥、滁州入選國家碳足跡標識認証試點﹔安徽省計量院建設電動汽車交直流充電樁檢測平台,服務省內外企業100余家,出具檢測報告超過1000份,為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提供檢測支撐。(記者 馬冰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