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濉溪縣委、縣政府把准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干,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迎難而上、奮勇爭先,敢爭一流、唯旗是奪,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心聚力提振發展精氣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濉溪篇章。
堅持“雙招雙引”,集聚產業發展新動能。濉溪縣組建蘇錫常3個駐外招商組和11個產業招商團,成立上海聯絡處、南京飛地孵化及科創中心,擴大招商“朋友圈”。省“雙招雙引”平台新簽約項目212個,總投資達224.4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7%。投資5.1億元的新能源船舶項目彌補全市船舶制造領域空白,全球第七,國內第一的數控機床集團友嘉國際,國家級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上海精智等高層次企業落戶濉溪,上海精智項目從首次洽談到簽約僅用40天,刷新了全縣招商速度。持續打造“溪”引力人才服務品牌,瞄准主導產業端繪制“人才熱力圖”,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引進和培育各類技能人才7801人。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引入“股權激勵”模式,兌現各類人才資金305.2萬元,投入使用雙創人才公寓1254套,人才服務工作廣受好評。
強化項目賦能,夯實經濟發展硬支撐。堅持全周期做優項目服務保障,實現重點項目建設集中統一管理,建立工程建設審批管理制度28項,節省資金約280億元。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等各類政策資金項目76個,爭取資金19.03億元﹔安排重點項目218個,完成投資191.6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5個,34個億元以上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納統,同比增長47.8%,開工納統率突破80%。堅持全方位構建對外開放格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及淮海經濟區建設戰略機遇,簽約億元以上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項目26個,協議投資66.7億元。持續加強與徐州市交流合作,吸納中國礦業大學技術合同17個,成交額1592.85萬元。強化對外經貿扶持政策引導,助力英科醫療、力普拉斯等重點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預計實現進出口9.2億美元,同比增長20%。
加強績效管理,國有企業作用逐步發揮。提升國有資源利用效率,成功盤活資產147.64億元,資產總量同比增長29%,營業收入10億元,實現了體量有效擴大、質量不斷提升。壯大平台公司資產規模,完成國企融資41.16億元。強化國企重大項目建設保障,國有企業承建的39個項目順利實施,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組建企業融資服務中心,入駐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擔保機構共9家。舉辦企業融資對接會10場,達成融資意向25.5億元。優化創業擔保貸款辦理程序,降低擔保門檻,創新推出“糧貿易貸”“科技貸”“人才貸”等特色產品。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貼息貸款746筆,發放貸款金額1.45億元,企業融資渠道更加通暢。
整合土地資源,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推廣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採取“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社會化服務組織”模式,推動糧食產量、質量雙提升。全縣集約土地56.4萬畝,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59.28%,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141個,同比增長69.88%。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完成土地非糧化、非農化整治806.63畝,補充耕地6296畝,全年衛片執法零增長,實現農村土地高度集約。全年完成房屋拆遷780戶,完成房屋征收17萬平方米,出讓國有建設用地54宗,新上市樓盤23棟,面積達17.93萬平方米。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成功處置低效企業14家,盤活閑置低效用地1400余畝,畝均稅收增長11.6%,濉溪縣入選2024年全省畝均效益領跑縣(市、區)名單,實現城市土地高效開發。
狠抓督查考核,用好提能增效指揮棒。聚焦九項重點工作進行每月講評,促進工作精准有效開展﹔設置更具針對性、差異化的年度考核指標,真正讓實干者得實惠。推動國企考核指標與功能使命相適配、與績效薪酬相挂鉤,促進國有企業做大做優做強。開展現代化“美好濉溪”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全縣涌現出一大批信念堅定、實績突出的先進典型,充分激發干部潛能。積極回應民生關切,堅持把群眾的“身邊小事”當成我們的“頭等大事”,濉溪民聲平台接收群眾各類訴求、建議8187件(次),辦結率97%以上。各級領導留言、群眾來信平均辦理時限縮短至2.9天,辦結率100%。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信訪總量持續下降,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肖干 李瑩 劉冠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