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蛇年第一會” “科創味”來勁

春節前的臘月二十六,小年剛過,一場以科創人才和產業明星為主角的2025蚌埠市科技創新晚會,為觀眾奉上了一場“科技迎春”的視聽盛宴。
“春晚”變“科晚”,讓愈發濃郁的年味平添了幾分科技感。
2025蚌埠市科技創新晚會。蚌埠市委宣傳部供圖
春節后的正月初九,節后上班第二天,蚌埠市迅速從“假期模式”切換回“工作狀態”,召開全市加強“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科技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大會。同樣,是科創人才和產業明星站上了C位。
珠城春早,隻爭朝夕。
2月6日,蚌埠“新春第一會”如約而至,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旨在按下“快進鍵”、沖在“起跑線”、贏得“開門紅”,持續鞏固提升經濟向優向上向好態勢。
人民網安徽頻道注意到,“科創”成為這場大會“置頂”的關鍵詞。
蚌埠召開“新春第一會”。蚌埠市委宣傳部供圖
蚌埠是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城市,擁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中電科40/41所、中國兵器214所、安徽財經大學、蚌埠醫科大學等眾多高校院所和一大批創新型企業。
由此可見,在安徽省科技創新版圖中,蚌埠市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當下,科技創新持續引領產業發展,以科技為支撐的產業實力,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於變局中開新局,蚌埠聚焦科技創新,旨在不斷增強發展的“硬實力”。
蚌埠市武耀玻璃生產車間。蚌埠市委宣傳部供圖
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在大會上表示,要加快形成“一個科研院所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個駐蚌高校共建一個產業園區、每個企業都擁有一個核心技術支撐”的具有蚌埠特色的科技創新發展新格局。
作為安徽省的科技資源大市,科技創新是蚌埠的潛力和優勢所在。
近年來,蚌埠持續將“推創新”作為工作主線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牽引,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形成了六大新興主導產業和六大產業集群。
2024年,蚌埠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4%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創2019年以來最高水平。
這對於蚌埠來說,既是重要節點,也是新的起點。
蚌埠商業航天產業園建成效果圖。蚌埠市委宣傳部供圖
“蚌埠振興根基在工業、優勢在工業、出路在工業。”在黃曉武看來,科技創新恰恰就是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引擎,不僅要加快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推動創新賦能產業發展,還要大力營造優良創新生態。
如今,蚌埠市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大力發展硅基新材料產業,推動中國玻璃在國際舞台上從“跟跑”“並跑”走向了“領跑”﹔依托北方微電子研究院,加快打造中國傳感谷,集聚了一批相互配套的行業領軍企業……
蚌埠市“靚淮河”。蚌埠市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體系向新圖強,發展才能以質取勝。”黃曉武表示,產業有新有舊、有大有小、有主有輔,都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產業上,要“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上,要“樹林變森林”﹔未來產業上,要“小樹變大樹”。
不言而喻,這既是量上的追求,也是質上的要求﹔從深層次上講,隻有在質上實現突破,才能更好實現量的增長。
蚌埠市民廣場。蚌埠市委宣傳部供圖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大會吹響了蚌埠進階的號角:加快科技創新、加力“雙招雙引”、加速項目建設,打好“主動仗”、跑好“第一棒”,以一季度“開門紅”奮力實現季季旺、全年勝。
在科創驅動下的產業轉型升級浪潮中,蚌埠,正闊步前行,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共識更加堅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