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這四個字,滁州為何連續四年“置頂”?

人民網記者 周坤
2025年02月07日10:1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打造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滁州要怎麼干?

2月6日,滁州召開全市“雙招雙引”工作動員大會。以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簽約為契機,滁州打響了2025年奮進奔跑的發令槍。

記者注意到,這是滁州市連續4年以“雙招雙引”為主題,召開高規格、大規模的“新春第一會”。

滁州“新春第一會”現場。盧志永攝

滁州“新春第一會”現場。盧志永攝

那麼,滁州為何如此重視“雙招雙引”?

今年“新春第一會”上,滁州市委書記吳勁給出了答案:滁州之所以能成為近十年全國進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關鍵在於“雙招雙引”。

過去三年,滁州市共招引了億元以上項目近1400個,其中投產項目超640個、開工項目近460個,帶來了4600多億元的省外資金。

“可以說‘雙招雙引’既是穩定即期增長的抓手,又是支撐長遠發展的引擎﹔既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源泉,又是壯大新興產業的基石﹔既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又是干事創業的主戰場。”吳勁把“雙招雙引”的意義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勝華波汽車電器(滁州)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檢查汽車配件。滁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勝華波汽車電器(滁州)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檢查汽車配件。滁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雖然四年“置頂”同一主題,但今年更有新意,傳遞的信號很多。

今年滁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年新招引億元以上項目400個以上,保持人口、人才、資金、技術“四個淨流入”。滁州該如何做到?

對此,吳勁提出,主攻“大和強”、緊盯“高和新”、統籌“內和外”、集聚“才和智”、找准“橋和船”。

同時,作為“安徽東大門”的滁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無疑是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

會上提出,對標長三角先進園區,打造功能完善的園區平台﹔深化與長三角城市的毗鄰合作、結對合作、共建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的合作平台﹔持續深化與大學大院大所的合作,打造動能活躍的創新平台。

蘇滁國際商務中心。中新蘇滁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蘇滁國際商務中心。中新蘇滁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好項目、好人才是稀缺資源,不是坐在家裡等來的。滁州“新春第一會”上,同時點題“營商環境”。

當招商引資的“內卷式”競爭成為過去式,招商引資,還能靠什麼呢?

滁州的策略是,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堅持“滬蘇浙能辦的事滁州都能辦”的理念,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市場環境、親商敬才的服務環境。

具體的著力點,包括進一步完善企業綜合服務專區功能和“一口收辦機制”、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辦好人才落戶、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學等“關鍵小事”……

滁州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通過持續打造辦事效率高、開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的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

滁州全市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盧志永攝

滁州全市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盧志永攝

在此次“新春第一會”前,滁州在中新蘇滁高新區舉行全市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集中開工項目145個,總投資619.4億元,涵蓋先進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光伏新能源、健康食品、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一方面,從項目清單來看,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較高,這意味著發展的后勁、發展的質量和發展的信心。

另一方面,一大批企業用腳為滁州營商環境投了票。他們看中的,不僅是滁州的機遇、資源、市場,更是對滁州的信心。

俯瞰滁州花博園。孫波攝

俯瞰滁州花博園。孫波攝

改革創新,一直是滁州的城市基因。40多年來,滁州在時代浪潮中堅持“求變”,帶來了翻天覆地的發展巨變。

踏上新征程,滁州在堅持“求變”中,也在堅守“不變”。無論是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還是堅持“雙招雙引”的魄力,都是多年來“不變”的滁州印記。

在“求變”與“不變”中,滁州踏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