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工集團:技術“上新”賦能產業“煥新”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月5日上午,安徽“新春第一會”召開,動員全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搶佔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技術“上新”與產業“煥新”,一直息息相關,新質生產力成勢處,高質量發展動力足。
剛剛過去的2024年,安徽建工集團充分發揮建筑業全產業鏈發展優勢,加大科研創新投入,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積極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四新技術”為支柱和框架,以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四鏈合一”為驅動,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精心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
智能工廠數字化實時看板。安徽建工集團供圖
在宣涇高速一期01標,一台台無人駕駛的攤鋪機、壓路機24小時不間斷作業,順利完成了瀝青路面的無人攤鋪及碾壓﹔建筑工地上,凝土地面整平機器人、混凝土地面抹光機器人等五款建筑機器人正忙碌作業,有效實現高精地面效果……據了解,安徽建工集團所屬相關企業已率先引進首批7款建筑機器人,在全省10余個智能建造項目開展試點應用,實現了傳統施工模式向數字化、智能化建造方式的轉變,達到加強人機協作、提升建筑機器人應用水平和提高生產管理效率的目標。
生產技術的創新,帶動著產業不斷創新升級。安徽建工集團大力開展技術研發,以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產業向新發力、向智而行,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科研成果碩果累累。
一座數字工廠能為產業發展帶來多少變化?安徽建工集團自主研發的Smart-PC智能產業化工廠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全過程信息互通,服務生產管理,可提升整體生產效率15%,節約生產管理人員20%,減少管理時間成本30%。在安徽建工智能化生產肥東基地,自系統平台投入使用以來,實現了設計-材料-生產-物流等資源要素集成,節省人工、物流、材料等成本約數百萬元,構件生產與客戶交期充分匹配,滿足了生產庫存平衡的精細化需求。
無人車在高速項目作業。安徽建工集團供圖
在安徽建工集團時代星河二期項目,每一塊牆板上帶著專屬“身份証”,智能終端靠近后,從出生到安裝的每一項信息便躍然屏上,科技感十足。這是安徽建工集團研發的“建筑聯網”系統,通過自主研發RFID芯片,在項目施工時預埋至混凝土表面,可實時收集建筑構件的生產、驗收、出廠、進場、吊裝、構件質量等相關信息。對部品構件二維碼“掃一掃”即可了解預制構件從原材料到變成一片牆的所有信息,實現了對建筑物建造過程和后期運維管理全流程把控、全過程追溯,構建安全高效的建筑工程新生態。
近年來,安徽建工不斷建立健全科技創新工作體系,成立“安徽建工集團高新技術研究院”,依托集團1個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2個省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台,圍繞智能建造、綠色建材、智能裝備等行業領先技術開展研發。堅持引進、培養、使用並重,加強科技創新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和凝聚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同時開展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和崗位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技術、管理人員的能力水平,使平台建設與科技人才培養有機結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