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冰雪經濟帶火皖北鄉村振興【7】
游客盡享滑雪樂趣。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
在皖北平原,滑雪場曾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冬日的寒冷讓當地人習慣於“貓”在家中,與暖爐作伴。
然而,近年來,這種傳統生活習慣卻被一個滑雪場悄然打破。
佔地面積30畝的滑雪場上,雪板交錯,雪塵飛揚,裹挾著冷風從山頂上呼嘯而下。山腳下的初級雪道、雪板區裡,穿戴整齊的游客們依次排隊登上傳送帶,整個雪場隨處可見風馳電掣的炫酷身影,聽聞逐冰嬉雪的興奮尖叫。
這裡便是位於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的四季榴園滑雪場,設有初級雪道、雪板區、雪圈區、戲雪區,配備了15台造雪機,是皖北地區最大的滑雪場。
自去年年初開業以來,即便是工作日,也能吸引上千名市民和滑雪愛好者慕名而來。
“在安徽,室外的這種滑雪場多在皖西南地區,那邊地理優勢得天獨厚。像我們這個規模的滑雪場,在皖北平原地區並不多見。”該滑雪場負責人黃毓峰介紹,在當地招商引資的號召下,他們於2024年初來此投入運營,這不僅豐富了四季榴園景區冬季旅游業態,更為淮北及周邊游客提供了一處冬季游玩的好去處。
在這裡,冰雪經濟到底有多火?黃毓峰先賣了個關子,“去年剛開業的時候,我是實在‘看不下去了’。”
原來,黃毓峰的辦公室有個絕佳視野,正對著那片讓人又愛又恨的雪道。
開業之初,每當他靜坐於辦公桌前,目光所及之處,盡是初學者們在雪道上跌跌撞撞、人仰馬翻的狼狽景象,那一幕幕令人不忍卒睹,終使他不得不背過身去辦公,將視線從窗外收回。
到了今年,如今再抬眼望去,眼前的畫面已煥然一新:雪道上,一道道優美的身影翩然而下,仿佛舞者在白色的綢緞上輕盈跳躍,游客們從最初的踉蹌學步,到如今熟練地駕馭著雙板或單板,暢享滑行之樂。
“每年的滑雪季估計要持續一到兩個月左右,今年來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配備了12位教練,還在本地就近招了不少員工,共同助力度過這個冰雪季。”黃毓峰說。
冰雪經濟一頭連著文旅、體育,增強人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一頭帶來一波波“流量”,不斷給當地文旅市場輸出新動能。
近年來,烈山區烈山鎮通過“跨村聯營、托管運營”,吸引社會投資8000余萬元,除了滑雪場外,四季榴園景區還先后建成四季親子樂園、高空秋千、雲端露營等10余個游樂項目,進一步豐富了景區旅游產品供給,為景區旅游業發展增添了亮色。
據介紹,烈山區成功入選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四季榴園獲評“皖美消費新場景”稱號,“龍脊天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石榴博物館獲批省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全區接待游客29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9.5億元。
眼下,數九寒天動則不凍,最寒冷的冬天也成了烈山鎮最忙碌的季節,邀上親朋好友共赴一場冰雪之約,已成為這個冬季的生活新時尚,真正變“冷資源”為“熱產業”,當地也乘上冰雪經濟的“快車”,日子越來越“火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