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1℃丨安徽:擦亮“徽風皖韻” 打造文旅支柱產業
“文旅消費快速回升,接待國內游客和旅游花費均創歷史新高。”1月20日,在安徽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上,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清憲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專門提到了安徽文旅去年所取得的成績。
宏村風光。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國內旅游人次、國內旅游花費同比分別增長7.4%、10.8%,入境旅游人次、國際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4.8%、124.1%,1至11月文旅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1%……過去一年,安徽文旅的表現可圈可點。
站在新起點,今年安徽文旅又將如何發力,政府工作報告同樣描繪了藍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構建板塊聯動、區域協同、業態多樣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加快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
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安徽何以能?
安徽的“徽”字,左右連著人文,上下接著山水。
安徽是山清水秀的生態勝地,亦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寶地。優渥的先天稟賦首先為文化旅游業成為支柱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底氣。
“黟縣實現因旅而興,離不開老天爺絕佳的自然生態、老祖宗豐富厚重的徽文化、老百姓政通人和的社會環境。”安徽省人大代表、黟縣縣委書記程寄縣如是說。
冠蓋滿京華,文章甲天下。桐城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六尺巷的典故更是聞名遐邇,其中蘊含的歷史智慧彰顯了中華民族禮讓文化的光輝。安徽省人大代表、桐城市市長劉存磊認為,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是桐城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的根基。
俯瞰涇縣桃花潭。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此外,安徽文旅一直以來的豐富實踐,也為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提供了有益探索。
從“春游江淮請您來”推廣活動到“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再到“文旅惠民促消費 歡歡喜喜過大年”,安徽省持續創新模式,串聯起吃、住、行、游、購、娛各方面,做好“人氣旺、市場熱、消費火”文章,充分釋放文旅“一業興、百業旺”乘數效應。
僅2024年第二屆“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期間,安徽文旅就組織了1500余場活動,發放文旅消費券3.6億元,拉動消費達180億元。
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安徽怎麼干?
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首先要牢牢抓住“文化”這個靈魂。
為此,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積極參與中華文明探源,推進武王墩、明中都等重點考古發掘和遺址公園建設,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釋、傳承創新,開展淮河流域先秦文化考証和研究……安徽推出了一攬子扎實舉措。
青銅器保護。武王墩墓考古工作隊供圖
再者,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一定要大力發展全域旅游。
大手筆構建大格局!安徽提出加強區域聯動,構建“一區三圈四帶”協同發展機制,努力打造全國全域旅游發展先行區。
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全域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休閑度假、創意、醫療康養、體育賽事等產業。推進合肥都市科創文化休閑游、大別山紅綠交融文化游等產品開發,啟動建設皖北旅游大環線示范段。以文為魂、以水為脈,加快建設靚麗多彩的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文化旅游帶。
“建議用全域思維打破空間壁壘,破除各城市的物理空間,加強交通網絡互聯,實現全省旅游一網通和全域旅游一票通。”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電影集團副總經理張莉莉感言,安徽這片土地,孕育了無數令人向往的自然奇觀與文化瑰寶。我們有理由相信,文化旅游產業必將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最后,打造支柱產業的實現離不開“產業”這個抓手。
過去一年,安徽“雙招雙引”簽約、開工、投產文旅產業項目2832個,同比增長11.8%。1至11月文旅固投增長27.1%。“雙招雙引”工作在全國文旅項目建設會上作經驗交流。
接下來怎麼干?
安徽提出要實施重點項目牽引行動。聚焦產業布局、政策導向,每年滾動實施100個標志性、牽動性大項目,加強“雙招雙引”,謀劃招引100個重大項目。加強項目調度,建立健全省市縣領導聯系重點文旅項目等機制。
此外,安徽還將實施經營主體培育行動。推進文化旅游領域國資國企改革,培育更多“皖字號”主力軍,形成領軍企業、鏈主企業、中小企業競相發展的產業生態。
“到2027年規上文旅企業不少於3000家,年營收超百億的綜合性文旅企業3家以上、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00家以上。”安徽省文旅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