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2025年“六個示范區”怎麼干?合肥市包河區定下新目標

2025年01月04日17:5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合肥1月4日電(陶偉)1月4日,合肥市包河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人民網安徽頻道從會上獲悉,2024年,包河區實現“四個千億”: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1800億元,增長4%左右,綜合實力全國百強區排名躋身第36位,高質量發展全國市轄區排名上升至第31位。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350億元,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90億元,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建筑業總產值110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70億元,分別佔全市城區約35%和55%。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劃之年。包河區提出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正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0億元以上,城鎮新增就業3.3萬人。

緊扣“六個示范區”目標定位,2025年包河區定下發展新目標。

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示范區:建設駱崗公園超級場景中心

梯次實施國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規上高企、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行動,力爭分別突破1300家、1400家、200家和145家。建設駱崗公園超級場景中心,打造高品質“環高校科創帶”“環駱崗科創帶”,建成市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20個以上,推動濱湖新區科技成果集中轉化示范區規劃建設。培育高技能人才2500名以上、新認定高層次人才不少於500名。

打造一批“工業上樓”標杆項目,新建產業平台載體60萬㎡以上,積極爭創國家級開發區。新簽約重點項目130個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15個。全年新增“四上”企業260戶以上,入選省市上市企業儲備庫20戶以上,市場主體力爭突破30萬戶。

中關村協同創新智匯園。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打造現代服務業示范區:爭創全省乃至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培育壯大檢驗檢測產業,加快“一基地五中心”建設,提升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能級﹔商事法務產業提質擴量,引導高端資源向安徽(合肥)法務區匯聚。實施樓宇改造提質工程,力爭稅收“億元樓”總數突破24座。

積極推進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工智能視覺產業等重大項目建設。大力培育未來產業,優先發展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產業,開工建設低空經濟先導產業園、智能機器人產業園,爭創全省乃至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打造3—5個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引育特色軟件名園、重點數據服務商、大數據企業、規上信息技術企業等130家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系統謀劃16.8公裡黃金湖岸線

建設紫雲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推動省文交所總部基地、安徽數字文化科技產業園、安徽數字新媒體科技產業園等平台建成投用。集聚短視頻和網絡直播企業700家左右,力爭產業收入突破50億元﹔推動創意設計、廣播影視、數字新媒體、文化裝備等重點產業聚鏈成群,力爭文化產業主營收入突破550億元。

加快建設駱崗公園安徽文化集中展示區,系統謀劃16.8公裡黃金湖岸線,提速推進包公園文旅集聚區改造升級,高標准打造濱湖生態旅游度假區、磨灘休閑文旅度假區。力爭創成2個國家4A級景區。

濱湖卓越城。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打造高品質生活示范區: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

保障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加快進度、6號線一期開通運營。持續推進征遷安置五年攻堅行動,力爭完成房屋征遷70萬平方米﹔建成交付滬上人家二期、清和麗景等安置項目12個、268萬平方米,積極穩妥推行房票安置,安置群眾2.9萬人以上。

探索“醫育結合”托育模式,拓展7月齡至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托位總數達9365個,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優化教育資源規劃配置,建成中小學、幼兒園13所,新增學位1萬個左右,確保學前教育公辦率達到70%。打造名醫館、名醫工作室8個。

打造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探索“公園+”多元發展新模式

高標准打造“花漾包河”,探索“公園+”多元發展新模式,新增提升綠地35萬㎡以上,新建續建公園游園6個、綠道5公裡,推進南淝河—巢湖—十五裡河30公裡新“翡翠項鏈”建設。

創成省級以上綠色學校、綠色工廠、零碳園區、綠色低碳機構10個以上。

打造安全發展示范區: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1個

強力推進三大片區攻堅行動,衛崗王衛片區所有更新項目全面開工,兩年內基本完成﹔仰光片區、周谷堆片區基本完成房屋征遷,實現批次土地上市。

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1個,維修改造更新住宅老舊電梯1900部以上,力爭完成20個城中村改造任務。鞏固危險住房“人房分離”成果,實現危房解危處置400套以上。整治背街小巷10條,新建公共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

(責編:金蕾欣、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