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荻港:一碟小香菜 賣出6000萬
“你看這菜,翠綠翠綠的,可新鮮了,都是才從地裡收上來的。”站在自家香菜加工廠的門口,楊黎利順手拿起一顆還沒去葉的高杆白菜,在鏡頭面前一個勁“顯擺”。
老楊制作的香菜,並非農貿市場的新鮮香菜,那是啥“菜系”?
“此香菜非彼香菜,而是我們當地古法腌制的特色小菜,也叫荻港香菜。”看出記者的不解,老楊釋疑解惑道,荻港香菜,因香聞名,吃起來不但酸香可口,而且味道純正,絕對是“下飯神菜”。
腌制荻港香菜。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說起荻港香菜的身世,雖然最早可追溯到600年前,但把荻港香菜發揚光大,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荻港香菜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許成華。
上世紀90年代,為了養家糊口,許成華重操祖上舊業,以香菜傳世秘方為基礎,大膽創新,採用五步退水法、恆溫儲藏法,確保了香菜的原汁原味。經過近30年的發展,老許香菜俘獲了一批忠實“粉絲”。
腌制之前,去芯處理。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如今,經過幾代人的手藝相傳,老許香菜已經成為荻港香菜的招牌。在許成華的帶動下,荻港鎮又涌現出夏氏、張氏、李氏、甘氏等諸多香菜品牌,促成了荻港香菜界“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老楊祖籍安徽定遠,是許成華的女婿,如今也是許成華的弟子。
如何把老一輩的手藝傳承好?為這事,老楊沒少花心思。2018年,在他的牽頭下,當地成立了荻港鎮香菜協會,頭一年會員企業就有32家,荻港香菜系列產品的銷售收入突破80萬。
荻港香菜系列產品年產值超6000萬。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協會成立之初,銷售額不高,但去年達到了6000萬元。”老楊告訴記者,這些年不單單銷量上去了、市場打開了,關鍵是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務工,初步統計,全鎮直接從業人員有500多人。
目前,協會會員增至40多家,除了主打香菜之外,又陸續開發了萵筍、蘿卜、生姜、腐乳等新品。“品類不同,腌制手法不差上下,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醬腌菜,我們荻港香菜經過改良后即腌即食,口感上更脆,水分也更足。”從老丈人手上拿過接力棒,老楊如今成了荻港香菜的帶頭人。
老楊告訴記者,如果說過去荻港香菜制作還分淡旺季,那麼現在是一年四季都加工,而且旺季拉長了。
在老許香菜加工廠,工人們正忙著削去菜葉。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要知道,“一碟小菜”的背后,絕非“小菜一碟”那麼簡單。他以自家的老許香菜為例,平均下來,一天要消耗掉1.2萬斤高杆白菜。當天來料、當天加工,要經過去葉、切絲、腌制、清洗、消毒、脫水、分選等十多道工序之后,才能包裝出香味十足的荻港香菜。
憑借地道的口味,老許香菜以其獨特風味成為皖南地區代表性名優特產,2022年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首批全國預制菜。
荻港香菜,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大眾餐桌,是促農增收的富民產業。
俯瞰即將竣工的荻港香菜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眼下,荻港香菜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一期項目正在收尾、即將竣工,屆時,香菜協會企業將會陸續進駐,抱團“出圈”,為產業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小香菜,大前景。”在老楊看來,產業發展不僅需要規模化,還需要規范化,這是必然趨勢,通過產業示范園的建設,引導荻港香菜從“小低散”向“特精美”轉變。
在荻港,香菜與家鄉和親人的味道緊密相連。如今,家家戶戶全員上陣腌菜的光景,似乎越來越少了,但仍有很多人,會買上一罐荻港香菜,留住老荻港的味道。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小香菜,吃的是味道,更是美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