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一杯茶”裡的“善治密碼”②丨用好一群人,擦亮“北有一杯茶”金字招牌

呂歡歡
2024年12月27日15:5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一杯茶”調解工作法是植根於皖北大地、富有濃郁煙火氣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具有可復制推廣的重要價值。日前,人民網安徽頻道採訪團隊走進“一杯茶”調解工作法的創設地——淮北市濉溪縣進行一線探訪,全面展現當地如何將這“一杯茶”的內涵轉化為可借鑒、可傳播的治理經驗——即“濉溪路徑”,看“一杯茶”裡的“善治密碼”。

12月12日上午9點剛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婚姻管理登記中心迎來一波又一波的人潮。一側,新人滿心憧憬排隊結婚﹔另一側,則是神情各異的人們辦理離婚手續,文件背后是未盡的故事……

此時,該中心一旁的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辦公室裡,調解員趙敏靜靜地坐著,耳朵不自覺地捕捉著外面的每一絲動靜,時刻准備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情感風暴”。

趙敏(右一)正進行婚姻糾紛調解。 濉溪縣司法局供圖

趙敏(右一)正進行婚姻糾紛調解。濉溪縣司法局供圖

突然,一陣激烈的爭吵聲打破了原有的平靜,聲音中夾雜著憤怒與無奈,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趙敏深吸一口氣,心中迅速調整狀態,從平靜的觀察者立刻轉變為情感調解員,趕忙走到他們面前。

“丫頭!外面人多,咱們有啥事到屋裡講講,看我有啥幫到你的哈!”“小伙子,你也跟我到屋裡來,咱們喝喝茶聊聊怎麼回事,好不好?”一邊輕聲細語地“哄著”,一邊順勢將兩人拉到屋裡來,趙敏給兩位當事人倒上一杯熱茶便拉起了家常。

原來,這對夫妻因為性格原因出現情感問題,在經過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后還是決定辦理離婚手續,剛剛在排隊辦理手續時又因為幾句分歧發起爭執。

在了解情況后,趙敏並未急著“勸和不勸離”,“先哄著,再分析症結。”

“我們都是先讓雙方面對面說出心裡話,等他們傾訴完了,再慢慢勸導。”趙敏坦言,婚姻調解時盡量照顧每個人的感受,“結婚是為了愛,離婚也是為了愛。如果通過我們的調解能挽回一段感情,當然最好,但如果因為一些問題真要辦理離婚手續,也希望通過調解讓大家能夠和平分手。”

大約半個小時的調解后,雙方這才平定情緒,約定好聚好散,趙敏也終於鬆了口氣,“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調解三四對夫妻的情感問題,調解下來還挺費嗓子的,有時候飯也顧不上吃。”

2022年6月,從濉溪縣法院退休多年后的趙敏,決定繼續發揮自己的余熱,帶著自己在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多年工作上的經驗來到這裡。這一干,就一直堅持到現在,基本上每個工作日都能見到她的身影。

據統計,調解室共成功調解婚姻家庭糾紛200多件,為來訪夫妻提供心理咨詢和指導180人次,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營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發揮了應有作用。

無獨有偶,位於濉溪縣百善鎮南部次中心雁鳴湖畔小區的“雪妮調解室”也同樣發揮著基層調解的作用。

據介紹,南部次中心自2017年啟動建設至今已初具規模,交房入住率已達70%,在入住過程中,一些征遷補償、家庭分房、物業催繳等方面的矛盾糾紛日益凸顯。

陳雪妮工作照。人民網 呂歡歡攝

陳雪妮工作照。人民網 呂歡歡攝

家在百善鎮青衛村的陳雪妮今年已年過半百,是一位下肢癱瘓的殘疾人,熱愛集體公益事業的他隨即萌發了創建調解室的念頭。經過多方力量的支持,以陳雪妮名字命名的“雪妮調解室”於今年5月18日揭牌成立。

今年初籌備以來,“雪妮調解室”成功調解了宅基地糾紛、家庭矛盾、小區物業、工地欠薪、子女教育等各類問題20多件,受到群眾的稱贊好評。

事實上,如果單靠趙敏、陳雪妮等熱心人的個人能量,能做的事是很有限的。人民網安徽頻道在採訪中發現,他們並非單打獨斗,他們的工作室都對接了各種資源。

繼續以趙敏所在的調解室為例。據介紹,濉溪縣婚調委自成立以來,各成員單位高度重視,到婚調室督導調研,聯系溝通,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加強調解室人員配備、硬件設施建設等,縣婦聯不定期組織婚調志願者到調解室聯合調解員參與離婚調解,對來訪夫妻進行婚姻家庭觀念、責任意識教育引導,經營婚姻家庭方法技巧指導,開展婦女維權法律法規知識宣傳等。

一來二往之間,各種有形的、無形的社會資源,為“趙敏們”賦能,讓這些活躍在基層的熱心人有了“靠山”,那些苦於沒有平台缺項繼續發揮余熱的人們,得以釋放更大的能量。

“一杯茶”調解工作法培訓。 濉溪縣委政法委供圖

“一杯茶”調解工作法培訓。濉溪縣委政法委供圖

放權於民,還權於民,民事民管,民事民決,今年以來,圍繞“一杯茶”調解工作法的理念、調解步驟、調解方法等內容,濉溪縣先后舉辦全縣“一杯茶”調解工作法專題培訓班2期、鎮級培訓班12期,累計培訓調解員200余人次。

未來,濉溪縣將以臨渙“一杯茶”調解團隊為基礎,相關縣直單位分別選擇至少10人,各鎮(園區)至少選擇50人,共同建立“一杯茶”調解骨干團隊。

同時,各鎮(園區)著力於個人調解室、百姓評理說事點、網絡驛站等糾紛化解平台和人員建設,全縣范圍內培養至少100人,共同建設一支特色調解團隊,形成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讓“北有一杯茶”的金字招牌在新時代的陽光下更加熠熠生輝。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