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新丨宣城績溪:古村“新生”
最近,杜蓓蓓有點忙。
她不僅要負責村裡不同業態的落地、各類活動的執行,還要偶爾客串一下講解員,再加上自己剛開的飲品店,身兼數職讓她忙得不可開交。
杜蓓蓓生活、工作的古村,名叫仁裡,坐落在安徽省績溪縣的群山之中。自打5年前遠嫁到此,這位來自江蘇徐州的姑娘,就再也沒離開過。
這位“外來媳婦”,自然就成了這些年古村變化的見証者。
俯瞰仁裡村。章昭鑫攝
仁裡位於績溪縣東南方向,距離城區約3公裡。和皖南的許多古村落一樣,這裡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至今村裡還保留著大量元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和民居。村落隱約在山水間,顯現出娟秀之氣,由於其文化積澱深厚,也是名副其實的“程朱闕裡”。
早些年,仁裡也經歷過時代發展的“陣痛”。大量年輕人出走,留下來的,是一些老人和他們口中的鄉愁,杜蓓蓓的愛人,也曾是眾多走出山村的年輕人之一。
“結婚后,他說他多少有些后悔當初離開的決定,正好我也不喜歡大城市的工作節奏,就趁著懷孕待產的機會,一起回來了。”杜蓓蓓說得輕鬆,可初回仁裡時,她確實有些無所適從。
“當時就感覺這裡沒什麼活力,村裡的人本就不多,其中老人還佔了大多數,他們鄉音重,有些時候溝通都得靠比劃。”回想起剛回村的頭兩年,由於愛人白天在縣城工作,杜蓓蓓在家帶娃,有時候一天也說不上兩句話。
杜蓓蓓正在為客人制作她新學的飲品。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轉變發生在去年。
彼時的績溪縣,正在依照《績溪縣“蘭花草”型交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積極打造S346荊白路,這條橫跨徽嶺南北的道路,是國家級“縱覽徽州文化旅游風景道”依托線路之一,也是“皖浙天路”的精華所在,全縣8家3A級以上景區、80%以上的農家樂分布於沿線。
這條“黃金道”串聯了上庄、龍川等幾十處名人故裡,作為程開甲等名人的故居地,仁裡也位列其中。
這條重點建設的交旅主軸線,為古村帶來了轉機,迎來了“新生”。
往來的游客為仁裡這座千年古村注入了活力。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乘著這股東風,去年11月,仁裡村找到了經驗豐富的專業鄉村共創團隊——浙江廿裡鄉村運營團隊,與其達成長期合作,挖掘仁裡村背后深厚經濟文化價值的同時,也打算利用當地優秀資源發展文旅業態,幫助村民致富並引導年輕人回流。
憑借城市裡積累的工作經驗,杜蓓蓓成為了廿裡鄉創的仁裡駐村工作人員,並實現了開一間飲品店的夢想,為其取了一個符合仁裡特色又飽含詩意的名字——程魚落院。
今年村裡又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了專業景區運營團隊,落地了游客中心、親子游玩基地、民宿等設施。憑借其內部古朴典雅的裝修風格,富有人情的服務,為這個滄海遺珠般的古村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仁裡村古色古香的民宿。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當地十分重視文旅,他們有意識地吸引年輕人回流,通過讓他們參與打造文旅項目,為村子帶來了活力。”安徽徽風百裡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仁裡運營團隊負責人王文風說,通過一年的運營,民宿等項目收入已遠超公司當初的投資預期。
如今,仁裡村除了各種文旅配套項目,還陸續增加了瓷器店、徽墨店、農家樂等業態,並在今年上半年舉辦了燭光晚會和花田音樂會。在杜蓓蓓看來,現在的仁裡,有業態、有人氣,還有著她夢寐以求的活力。
“相信我們的家會越來越好,仁裡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杜蓓蓓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