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為何這裡的鄉村旅游成為熱門之選?

2024年10月21日16:5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曾經,出國游、長途游,住豪華酒店是許多人旅游的優先考量。但近年來,“鄉村旅游” 逐漸成為眾多旅行者心中的新潮流。

統計顯示,我國鄉村旅游已經穩穩佔據國內旅游總人次的半壁江山,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比如,人口不到10萬的石台縣,假期期間每天迎來大量游客,一度出現一房難求的現象,村民的旅游收入可觀。

為何這裡的鄉村旅游成為令人向往的選擇?

對於大眾而言,旅行的本質就是暫時脫離日常的生活模式,擺脫世俗的束縛與限制。於是不少人選擇遠離城市喧囂,走進鄉間田野,來一場鬆弛隨意的鄉村游。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輕鬆地從各種社交平台上獲取心怡詩與遠方。

深處皖南大山之中,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的石台縣,是大自然的饋贈之地,這裡不僅生態優良,還很“富硒負氧”,這裡不僅有“古朴” 氣息的古村落,還“黃璞歸真”。人們可以在大演鄉的白石嶺古寨,在青磚粉牆黛瓦徽派建筑中,體會 “徽風皖韻” 的古朴與寧靜﹔到仙寓鎮的奇峰村,在青山綠水與稻田之間,感受生活的悠然自得。

因為這裡擁有7家4A級景區 、 2家3A級景區,富硒氧吧小鎮、天方慢庄小鎮、大演硒茶小鎮等省級特色小鎮更是如眾星拱月般,讓這片土地的魅力持續壯大。

人與人的交往,追求 “有趣的靈魂難能可貴”﹔人與地方的相遇,也因 “別樣的風景獨一無二”。懷揣探索未知的強烈好奇心,是當代游客的一種堅持,也是他們鐘情鄉村旅游的內在動力。

近年來,石台縣堅持“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產業強縣”的發展思路,做好 “+ 旅游” 文章,讓農業、林業、文化、康養、體育等要素資源與全域旅游首位產業深度融合、聯動發展。特色美食石台一品鍋、石台老雞湯、野菜餅、富硒茶香蝦等硒餐讓人垂涎欲滴﹔黃梅戲、目連戲、石台民歌等非遺文化進景區、進鄉村,讓文旅融合增加游客體驗﹔尤其是“體育 + 旅游” 更是活力滿滿,中國公路自行車職業賽、“皖美山水” 騎行賽等賽事的承辦,構建起全域、全季、全業態旅游發展新格局,如今這裡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向往的地方。

“不是大城市不好玩,而是小鄉村更具性價比。” 這句看似調侃的話,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說到底,游客選擇 鄉村旅游 ,除了自身的意願外,石台縣的接待能力的提升也是關鍵因素,這背后反映出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和持續投入。

石台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挂帥,成立鄉村旅游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他們修編《石台縣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將微度假、療休養、康養旅居等旅游業態提檔升級。一場 “微改造、精提升” 行動如火如荼地展開,茶博園入口、樓山書亭、古樹群落和新火相傳等節點紛紛舊貌換新顏,旅游集鎮風貌煥然一新,並成功獲評 “第二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同時,完善的交通體系,讓出行更加便捷。唐代詩人李白曾感慨:“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過去,人們不願意去鄉村旅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交通不便。無論是 “行路難” 的嘆息,還是 “山高路遠” 的無奈,都讓許多游客望而卻步。

近年來,隨著石台智慧旅游綜合管理平台上線運營,就像一位貼心的導游,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德上高速全線通車,S473 橫洪路、白石嶺路、楊七路升級改造,國道 G530、S358 青紅路等開工建設,縣內通景道路暢達聯通,“快進慢游” 的旅游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如今,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規劃個性化的旅游路線,這也促使更多人選擇這裡的鄉村旅游。

專業機構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大部分的消費增長將來自下沉市場。鄉村旅游或將為鄉鎮全面發展帶來機遇。

有無充分的接待准備?互聯網時代,流量來得快也去得快。“鄉村旅游”為鄉鎮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但也成為了對當地治理能力的考驗。能否像某些成功的地方一樣抓住機遇 “一舉成名”,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

為此,石台縣聚焦 “整合 + 融合”,狠抓項目建設,打造旅游新地標,成立一個個項目專班,推進機制高效運轉,牯牛降 5A 景區創建、秋浦河文旅綜合體等 16 個大黃山建設重點項目統籌推進,總投資 48.15 億元。中國生態硒都會客廳(石台縣旅游集散中心)、香棚溫泉度假村順利啟用,秋浦河文旅綜合體、雲錦牯牛降度假酒店等項目相繼簽約落地,安徽首個縣級希爾頓惠庭酒店體驗中心正式開放,一個個旅游新地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同時,以優勢農業為依托,整合農業觀光、休閑、度假和體驗等功能,“農業 + 旅游” 產品組合豐富多彩。東西南北中五條鄉村旅游示范帶各具特色,茶文化博物館、民俗文化館、富硒文化展覽館等創意農業項目讓人眼前一亮。茶葉節、山中年味國風民俗年貨節等農旅特色節慶活動,更是為鄉村旅游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內涵。

“一縣一業” 全產業鏈創建持續推進,硒茶、硒米、硒泉等地方標准制定,硒產業經營主體培育,富硒農產品品牌打造,硒茶、硒泉、富硒藥材等 7 大類 100 余項硒產品開發。“石台硒米” 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石台硒茶” 入選 “皖美農品” 區域公用品牌。鄉村振興公司助力農業企業發展特色旅游農產品,家庭農場、示范合作社開發農家風味餐飲和鄉村綠色休閑項目,讓富硒產品走向四方。

尤其是,採取景區帶動、“公司 + 農戶”“合作社 + 農戶”、整村推進等多種形式,引導村民參與鄉村旅游開發,形成利益共享共贏模式。大演鄉的省級職工療休養基地示范引領,仙寓鎮大山村作為中國三大富硒村之一,天然氧吧、養生福地的美譽吸引著眾多游客。農家樂、民宿升級改造,鄉村旅游配套服務產業讓農民收入顯著提高。

“酒香還怕巷子深”。如何讓藏在深閨無人識的小家碧玉走出深山?

圍繞 “硒游”“硒宿”“硒品”“硒餐” 等特色,石台宣傳推廣力度不斷加大,圖文攻略、小視頻如雪花般飛舞,打造出石台文旅宣傳的 IP。尤其是瞄准長三角客源市場,多渠道做好 “硒品出山”“引客來石” 文章,開拓市場,舉辦展示展銷活動和推介會,講好 “硒故事”,宣傳 “硒產品”,推介 “硒旅游”,持續擦亮鄉村旅游底色,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故事多,令人皆向往。在鄉村旅游的旅程中,石台,“小荷才露尖尖角”。(江雪飛)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