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合肥市蜀山區新增停車場13家 停車位2596個

2024年10月21日15:4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早上7點左右,家住金色池塘小區的張先生來到合肥市蜀山區樊窪路跨西二環橋橋下停車場取車,該停車場於近日改建而成,共提供68個停車泊位,其中還開放了50個夜間停車共享泊位。張先生就是在這個停車場辦理的夜間共享停車,“車位月租金隻要100元,和小區離得很近,很方便!”張先生滿意地說。小車位關系大民生,蜀山區精心謀劃、多措並舉,通過加快停車設施改建、擴建,推進共享停車位等舉措,統籌推進“便民停車”暖民心行動,讓居民停車更方便、出行更輕鬆,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

向“空中要空間” 車位供給量增5倍

近日,位於新糧倉文化商業合集內的立體停車庫正式投入使用,有效增加了該商業街區的停車位供給。

新糧倉立體停車庫。

新糧倉立體停車庫。

新糧倉文化商業合集是蜀山區打造的一處集合餐飲、潮玩、運動、藝術眾創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多功能新空間,成為備受矚目的城市商業新地標,原有的停車位數量有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蜀山區在深入調研后,著手規劃建設新的停車設施。經過精心籌備和施工,立體停車庫終於建成並投入使用。

該立體停車庫位於新糧倉文化商業合集的西南角,採用六層升降橫移技術(PSH)及主傳動系統,節省了整體建設成本及用地面積。在地面12米的淨高空間,打造6層全SUV機械車位。“這片空間原本隻有57個停車位,打造成立體停車庫后,停車位增長到282個,增長近5倍。”蜀山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值得一提的是,該停車庫還引入了智能停車系統,車主隻需簡單操作,即可快速完成停車與取車流程,並通過系統實現自助繳費等一站式服務。這一智慧化停車解決方案不僅大幅提升了停車效率和用戶體驗,還節省了車主的時間成本。

推進錯時停車 讓車位“活”起來

在盤活現有停車資源的同時,蜀山區深挖“邊角地塊”潛能,實現閑置資源有效利用,讓市民停車更方便。

十裡店路停車場。

十裡店路停車場。

十裡店路停車場位於十裡店路與懷寧路交口西南角,改造后,停車場共有停車泊位243個。其中,新能源充電車位58個,還配套建設了汽車美容養護中心、自動售賣機、換電站等設施。停車環境得到大幅提升,緩解了周邊停車壓力。

該停車場還推出了夜間共享停車服務,開放時間為每天17點半至次日7點半,為周邊居民提供便利。“自從辦理共享停車后,下班回家再也不用為找不到車位發愁了。”家住附近小區的張先生滿意地說。

蜀山區還有效利用立交橋、高架橋下空間,將其改建為停車場。在樊窪路與西二環路交叉口西側,橋下空間已經被開發成樊窪路跨西二環橋橋下停車場,共提供68個停車泊位。今年9月4日,該停車場通過備案正式投入使用,同步也開放了50個夜間共享停車泊位。今年6月投入使用的潛山路橋下便民停車場,為市民提供112個停車位,曾經的“廢地”同樣變成了“寶地”。

科技賦能智慧引導 停車服務便利化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蜀山區本年度新增備案停車場13家,總車位數2596個。目前,蜀山區備案停車場達到232家。

此外,今年上半年,在蜀山區城管部門的引導下,共有8家停車場將1529個夜間閑置泊位以較優惠的價格向周邊市民開放。截至目前,蜀山區共開放錯時共享停車場44處,累計開放共享泊位7869個。

車主在新糧倉立體停車庫停車。

車主在新糧倉立體停車庫停車。

“我們積極倡導全區對外經營停車場接入智慧停車引導系統。這樣一來,廣大車主可以通過手機APP‘合肥停車’和引導屏實時了解周邊停車場分布位置、使用狀況、泊位數量等情況,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蜀山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蜀山區還積極推廣智慧停車系統,並與高德地圖建立數據關聯,標記生成高德信息點位,優化信息查詢、路徑導航、便捷支付、共享停車等模塊,實現“智能感知—智能導航—智能服務”,精准引導車輛停放,促進動靜態交通平衡。(張前程 盧冰清 葛慶釗 季雲岡 文/圖)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