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新丨池州石台:大山添綠 點硒成金
池州市石台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因生態環境優美、生態本底優良、生態資源富集,被譽為“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
近年來,石台縣依托自身環境特點和資源優勢,拓寬生態價值轉換通道,探索出“添綠增金”“點硒成金”“守綠換金”等“兩山”轉化模式,將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動能。
池州市石台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因自然環境優美、生態資源富集,被譽為“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添綠增金
站在石台縣大演鄉新火村村口,很容易融入周圍的綠色。
對面的山場是綠的。陽光透過雲層洒在山上,不同樹種折射出深淺不一的綠色,深綠色的是杉木,稍淺一些的是櫟樹,還有更淺的綠色是楓樹和銀杏。家門口的小花園也是綠的。公路兩旁,行道樹茂密挺拔,沿著公路向遠處的牯牛降景區延伸。
在大多數人印象裡,皖南山區每一寸“肌膚”都是被綠樹覆蓋的。但在“林業人”眼中,卻並非如此。
“從大演鄉以南方向,進入牯牛降風景區沿線,永福村、新火村、新農村三個村庄對面的山場,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七個示范點之一。”石台縣林業局營林站負責人丁百林介紹,十年前,新火村對面的山場曾經歷過一場山火,部分山林變成了芭茅山,雜灌叢生,火災隱患大,同時山上水土流失嚴重,岩石裸露,林木生長緩慢,出現老化、衰敗的現象,與石台縣在牯牛降風景區沿線打造的精品旅游線路格格不入。
在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推動下,石台縣依據各鄉鎮、村落發展特色為山場“增綠”,依次建起以生態防護林、水源涵養林為主體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以木本油料林、多功能產業林及林下經濟為主體的富民生態產業體系﹔以生態風景林、森林城鎮、森林村庄為主體的優良生態宜居體系。
據統計,2023年全縣完成封山育林4.5萬畝、森林撫育3萬畝、退化林修復1萬畝、人工造林1051畝。與此同時,全縣林下種植業也得到快速發展,石台縣國有林場發展140畝林下黃精種植,按照目前市場黃精銷售價格測算,每畝年收益在1500元左右。
石台縣大演鄉新火村青山環繞。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點硒成金
石台縣素有“中國生態硒都”美譽,富硒區共有862.01平方公裡,佔全縣國土面積的70.26%,天然富硒土壤面積大、地層厚、硒儲量多,被譽為“綠色、優質、安全”的天然富硒區域。
良好的自然環境和養人的生態資源,也讓石台“硒”產品成為市場的寵兒。
走進位於秋浦河南側的石台東隆匯泉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兩條包裝飲用水全自動高速生產線正在飛速運轉,經過高溫殺菌、過濾、吹瓶、灌裝、旋蓋、貼標、包裝等程序,來自石台大山深處的天然水就變成了包裝好的飲用水。自2022年投產以來,東隆匯泉每年將15萬噸石台“硒泉”送往全國各地。
“石台是全國知名的富硒地,這裡自然環境好,山裡的富硒水也深受市場歡迎。”東隆匯泉公司負責人鮑建英介紹,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市,近年來看好大健康產業板塊發展,在國內多地進行調研,最后因石台富硒環境和當地政府對綠色生態的重視,最終決定在石台投資。
生產線上包裝好的飲用水,從這裡送往全國各地。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珍貴的“硒”資源,不僅吸引外地投資商建廠投資,原先加工當地特產的“土作坊”,也逐步發展壯大,成為當地生態農業發展龍頭。“石台茶葉很有名,以前來往游客都會買散裝茶,但附加值一直上不去。”石台縣西黃山茶業實業有限公司技術顧問韓仁甲介紹,近年來企業從茶葉種植環節就加大科技投入,建設水肥一體自動灌溉的智慧茶園,有效提升“硒茶”品質,全年茶葉產值突破2000萬元,“硒茶在打開銷售市場的同時,還吸引外地游客來石台旅游。”韓仁甲說。
除了硒泉、硒茶,近年來石台縣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在生態產業化上激活力,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聚焦富硒農產品、硒泉,全面打造“石台硒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石台硒品展示中心、質檢中心、交易中心,開發硒茶、硒米、硒泉、硒餐、硒果等八大類100多個品種,初步形成“富硒”特色生態產業體系,綜合產值達到30.65億元。
東隆匯泉生產車間內,兩條包裝飲用水全自動生產線正在運轉。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守綠換金
旅游是石台興縣之策,石台著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曾經游客“玩一天就走”的小縣城,如今不斷豐富康養旅游內涵,成為“住一周不夠”的度假勝地。
今年夏天,石台縣各大景區憑借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清涼資源,成為廣大游客的避暑首選地。以4A級景區牯牛降為例,曾經這裡因交通條件不足,而不被外地游客所知,經過石台縣加大投入改善基礎設施,修建便捷的觀光步道和觀景平台,增設特色民宿和餐飲服務,牯牛降已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熱門景區。
仙寓山的富硒康養旅游同樣火熱。位於大山村深處的瑞昶·硒源康養中心在今年6月正式開業,石台縣文旅產業再次迎來升級。康養中心負責人熊飛坦言,來到石台投資前,公司高層曾多次來大山村療養,發現這裡空氣清純新鮮,氣候舒爽宜人,索性在石台投資興業,“經過多年發展,石台‘硒養’旅游已相當具有知名度,康養中心填補了大山村中沒有高端酒店項目的空白。”熊飛介紹。
不只是高端康養,當地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吃上了旅游飯。王光熱早年在外地打工,2017年回到家鄉大山村開起民宿,為游客提供富硒美食和住宿,每到暑期一房難求。看著生意蒸蒸日上,王光熱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以前做夢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如今的石台,青山連綿競秀、綠水蜿蜒流淌,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紅利正在逐步釋放,家門口的一抹綠色真正成為群眾的“幸福不動產”,好生態帶來的新業態,也成為推動石台縣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