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巾幗”撐起就業“半邊天”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政策。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做好退役軍人、婦女等群體就業工作。
安徽省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出台促進婦女就業政策舉措,將積極擴大婦女就業作為重要目標,建立平等就業制度,消除勞動者城鄉差別和性別歧視。目前,安徽省就業人口中女性佔比接近50%,女性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質量不斷提高。
“三公裡” 就業圈助力寶媽上崗
“當時家裡的小孩上學了,我就希望能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正好社區在宣傳‘三公裡’就業服務圈,我就通過平台聯系上了寶之佳,通過面試成為了企業的行政人員。”寶之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汪燕說。依托“三公裡”就業服務圈,全職媽媽汪燕在半個月內就找到了一份能兼顧家庭的工作。目前她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了3年多,每天通勤時間隻需要騎電動車七八分鐘。
“企業的發展一定要有穩定的團隊。我們通過‘三公裡’就業服務圈招聘到的人,通勤時間短、通勤成本低,我們的團隊也非常穩定。”合肥市寶之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王冕介紹。該公司已通過“三公裡”就業圈平台累計招聘120余人,涉及銷售、行政、財務、安保等多個崗位。
“依托‘三公裡’就業圈平台,社區內的居民能自由表達求職意願,隨時瀏覽招工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就近求職上崗。”合肥市經開區海恆社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平台訪問量累計達274萬人次,居民登記人數8844人,投遞有效簡歷9205份,充分滿足了社區內居民就近就業、快速就業、精准就業的願望。
“三公裡”就業圈平台建設,為勞動年齡段女性提供了就近就業的便利平台。同時,安徽省通過科學規劃和精准施策,開發了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等適合女性的公益性崗位,為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的困難女性提供兜底安置。這體現出對女性特殊需求的深刻理解和人文關懷,使她們能夠在兼顧家庭的情況下,實現自我價值與經濟獨立。
“線上剪輯師” 牽動就業機遇
“我們在2019年提出‘有家的地方有工作’的概念。現在我們后台注冊的用戶大概15萬人。2023年,我們為全國200多個城市授權了1萬多名的剪輯師,為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人均年收入大概是1.7萬余元。”三隻羊網絡CEO杜剛介紹。坐落在合肥市的三隻羊網絡,通過互聯網為上萬名剪輯師帶來了就業機會。
通過旗下的眾小二App,三隻羊網絡將公司主播的視頻授權給線上剪輯師,線上剪輯師通過分發的直播切片獲取流量和帶貨佣金。在三隻羊網絡的推動下,有越來越多的寶媽抓住了這樣的就業機會。
“之前沒接觸過電腦,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剪輯師,但有人給我們提供平台,我就沒理由不努力,學歷低,沒時間都是借口,我不聰明,唯一的就是勤奮,相信隻要堅持,大家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小夢想。真的很感謝三隻羊網絡給寶媽們提供了再就業的機會,也感謝默默幫助我們的工作人員。”在眾小二App首頁上,80后寶媽周揚分享了自己成為剪輯師的經歷。
“我們會優先把崗位給寶媽這個群體。早上她們送孩子去上學,中午孩子在學校吃飯,晚上接孩子。這樣從早上8點到下午4點的時間中,寶媽們就可以上班了。”杜剛介紹。目前,三隻羊網絡已推出了線上剪輯師、網絡稽查師兩種崗位選擇。同時,還設立了“教學練測評”五步閉環法,為這些重返“職場”的寶媽提供系統的短視頻運營和剪輯課程,幫助她們快速成長。
以創業帶動就業,三隻羊網絡的成長發展,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通過互聯網獲得職業機遇,為女性群體就業創業播下種子。安徽省人社廳牽頭,在創業安徽建設過程中,持續推動女性創業,提升女性創業能力,扶持婦女自主創業。舉辦“未來新徽商”特訓營女性創業者班,組建“筑夢”創業導師團,助力女性企業家創新創業。推動“徽姑娘”“皖嫂”等安徽特色婦女就業創業品牌發展,扶持退捕漁民“三姑娘”等一批女企業家、創業帶頭人,帶動越來越多的女性成功創業。
勞務品牌夯實就業致富路
在池州適四時農業有限公司的晒場裡,20多名村民正在忙著翻晒黃精。山腳下的加工廠裡,多名工人身著工作服對黃精進行精加工。
公司負責人宋大偉介紹,公司的黃精經過九蒸九晒的工序后,被制成黃精茶、黃精果脯、黃精芝麻丸等多種產品,這些產品依托電子商務平台,銷往全國各地市場。
黃精產業的發展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他們不僅能夠通過種植黃精獲得收益,在經過培訓后還能在企業擔任操作員來賺取收入。
“在我們這工作的女工比較多,因為是手工活,她們相對來說更擅長一點。”宋大偉介紹,據了解,黃精加工技術要求不高,員工經過簡單培訓即可上崗,適合年紀較大的工人。目前約有180名周邊村民在公司就業,人均年收入能達到6萬元左右。
池州市依托貴池區黃精協會,認定池州適四時農業有限公司為勞務品牌主體企業,落實和解決企業、人才對接問題,幫扶企業發展生產、穩定就業,積極實施人才開發、培育和扶持工作,以品牌帶動勞務增收。目前,該公司已在周邊建設黃精林下規范化種植基地6000余畝,通過黃精種植和粗加工提供就業崗位300個,共計帶動周邊農戶1000余人就業增收。
“零工驛站” 搭建就業新橋梁
“熟練的工人一個小時能完成6-8套穿戴甲制作,一套手工費是3.5元左右,這樣一個小時她最少能掙20多元。”林澤堃是“鄰靈她”零工驛站運營者,也是環安人才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人。美甲燈、甲油膠、甲片……在池州市環安人才零工驛站的零工工坊裡,整齊排列的桌子上,陳列著多套穿戴甲制作設備。
2024年4月,池州市首家女性零工工作坊--“鄰靈她工坊”在池州市環安人才人力資源市場(零工驛站)成立。
“特別是有需求的待業寶媽和陪讀媽媽,她們平常要照顧家庭,也想打一份零工,在人社部門和婦聯的支持下,零工驛站引入了更適合她們的穿戴甲制作項目。”林澤堃介紹。“鄰靈她工坊”為女性群體提供了穿戴甲制作培訓,通過半個月的培訓使她們掌握一項技能,從而提升就業能力。截至目前,該零工驛站累計為女性提供崗位近300個,助力200余名婦女“家門口”就業。
池州市著力打造“一主一雲五驛站”的零工市場格局,面向靈活就業人員與用工主體提供公共就業服務,通過優化功能布局、發揮市場運作、激發內在活力,為廣大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提供新路徑、增添新活力。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做好婦女就業工作意義重大。安徽省人社廳副廳長陳宏告訴記者,安徽省人社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優化就業公共服務,以推進重點群體穩定就業民生實事為載體,千方百計促進婦女高質量充分就業。(張澤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