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我愛大黃山丨韓再芬:“這裡是我的心靈存放地”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張俊 王銳
2024年08月28日11:4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我生於天柱山,長於皖河邊,是安慶這片熱土滋養了我,她是我的心靈存放地,是我的精神家園。”日前,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徽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韓再芬在大黃山全球推介會上發出肺腑之言。

大黃山全球推介會上,韓再芬現場分享黃梅戲與“大黃山”的故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大黃山全球推介會上,韓再芬現場分享她與黃梅戲、“大黃山”的故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作為“大黃山”的一部分,安慶是一座“有戲的城市”,全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的黃梅戲在這裡孕育、成長,從這裡唱響大江南北,成為家喻戶曉、蜚聲海外的文化名片。

韓再芬身為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黃梅戲事業創新發展的實踐者,功不可沒。

10歲進團、12歲登台、14歲挑大梁……細數起韓再芬的演繹生涯,從10歲開始,她的名字就再也沒有和黃梅戲分開過。《天仙配》《女駙馬》《桃花扇》……一部接一部經典劇目的亮相,也讓無數觀眾與黃梅戲結緣。

韓再芬《徽州女人》劇照。再芬黃梅藝術劇院供圖

韓再芬《徽州女人》劇照。再芬黃梅藝術劇院供圖

1999年,黃梅戲《徽州女人》問世。在韓再芬看來,這是從家鄉文化的土壤中長出來的絢爛之花,是“黃山”和“黃梅戲”在舞台上首次組合。

25年來,《徽州女人》演出達600余場,從創意誕生到首演成功,再到久演不衰,一路走來恰好印証了“好的作品能夠經得起時間和觀眾的檢驗”。

韓再芬表示,二十多年前的靈感乍現與如今的“大黃山”戰略不謀而合,《徽州女人》獲得了各方好評的同時,另一部《徽州往事》也是常演不衰。韓再芬也因這兩部作品,兩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韓再芬傾情演唱黃梅戲歌《誰人不知是安慶》。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韓再芬傾情演唱黃梅戲歌《誰人不知是安慶》。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我與徽州有著不解之緣,主演的舞台劇或影視劇,有許多部都與徽州有關。我堅守在這方舞台,扎根家鄉故土,深入山野田間,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的煙火日常,都成了我藝術創作的源頭活水。”韓再芬感慨道。

“大黃山”之於韓再芬而言,不僅是黃山、池州、安慶、宣城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更是一種精神文化內涵的代名詞。她深信,不久的將來,“大黃山”這個超級文旅大IP,一定會釋放勃勃生機,煥發無限可能!

大黃山全球推介會上,黃梅戲演員王澤熙(右)、汪晨晨演繹《天仙配》經典選段。人民網 任峰濤攝

大黃山全球推介會上,黃梅戲演員王澤熙(右)、汪晨晨演繹《天仙配》經典選段。人民網 任峰濤攝

就在前不久,為准備“再芬黃梅·上海演出季”活動,韓再芬帶著劇團演職人員加緊排練。

“注意相互之間的距離”“每個動作造型要准確”“跟上節奏腳底要動起來”……在排練現場,隻見韓再芬踮著腳尖打著節拍,和演員們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排,一句台詞一句台詞地練,力求把整部劇做到完美。

正在排練黃梅戲的韓再芬。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正在排練黃梅戲的韓再芬。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40多年的演出生涯,韓再芬一路走來,看到了黃梅戲在不斷傳承,甚感欣慰。她希望,在黃山建起一座“徽州往事大劇院”,用黃梅戲展現深邃的徽州文化。

“白天游覽大黃山,晚上觀看黃梅戲,這真是天造地設的‘皖’美、完美!”韓再芬表示,將乘著“大黃山”的東風,用更多更好的黃梅戲作品講好“大黃山”故事。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