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孔城鎮:“生態+”轉型走向“生態佳”

“桐梓晴嵐”再現。
雨后的清晨,太陽初升,藻青山、桐梓山七彩霧嵐放射出奪目光彩,古孔城八景之一的“桐梓晴嵐”再現﹔夕陽西下,落日余暉播撒在江淮運河與白兔湖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色美不勝收。桐城市孔城鎮是河湖交匯、水綠交融的地方,具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稟賦和良好的生態發展基礎,是一片擁有河風湖韻的千年水鄉。
近年來,桐城市孔城鎮深入推進全域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建設生態美、百姓富的生態文明鄉鎮。
生態+環境治理,打造綠水藍天。孔城鎮進一步推深做實河(湖)長制,持續優化水環境,完成孔城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提質增效項目﹔強化蓮花河生活污水直排治理力度,實現孔城河國控斷面水質穩定III類水標准。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復東村、桐梓村、紅廟村污水管網改造,達標市級驗收。持續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組建鎮村巡邏隊伍,鎮環保站、農業部門加強森林防火巡查與糧收季節秸稈焚燒巡查,確保不著火,不冒煙。
生態+林長守護,刷新綠色風貌。孔城鎮建立鎮村兩級“林長制”組織體系,制定了《孔城鎮林長制工作方案》,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制度,全面細化落實鎮級林長包抓21個村(社區)制度、林長巡林制度、林長會議制度、責任追究和督查考核制度。更新完善鎮、村林長信息,進一步壓實林長責任。積極開展林地衛片督查工作,完成全鎮森林督查180小班外業調查核實和內業填報工作。
觀賞蓮基地。
生態+“一村一品”,助力綠色產業。孔城鎮以和美鄉村建設為主導,以綠色產業為依托,以農村“三變”為支撐,培育生態游、鄉村游、農業體驗游等農旅融合產業,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綜合考慮山水資源、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情況,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積極鼓勵引導種植大戶發展蓮藕特色產業,建設觀賞蓮基地100畝,在荷塘埂種植紫薇等觀賞植物。以村集體合作社為主體,採取“企業+集體經濟合作社+大棚基地+農戶”的聯動模式,種植西瓜500余畝。同時謀劃把西瓜採摘與千畝紅豆杉林觀光以及研學旅基地戶外活動相結合,發展鄉村旅游。(吳春富 張令舟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