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健康

從“躺平”到腰椎警報,這份腰突自救指南請收好

2024年08月16日10:01 | 來源:健康安徽
小字號

如果要給人體組織頒一個“突出貢獻獎”,提名腰椎間盤的估計不在少數。

年輕人可能沒想到,雖然自己的年齡還是正午的太陽,但腰齡卻已經像黃昏的夕陽。

“25 歲的身體,65 歲的腰”“事業還沒突出,腰先突出了”……看似玩笑的話,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痛處。

年紀不大,老腰一把。作為一名合格的“打工人”,從此又多了一個“躺平”的理由,但是“突出”攪的我久臥難安,不是“奮斗的心”起了作用,而是腰椎間盤突出。

實在是疼得難受

由安徽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與安徽廣播電視台綜藝體育頻道共同打造的大型融媒體健康節目《醫道健康》,本期邀請到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安徽醫院針灸康復一科副主任王從振教咱們挺直腰杆,拒絕“突出”。

腰肌勞損VS腰突

腰肌勞損,顧名思義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的積累性損傷,引起局部慢性無菌性炎症,以腰部隱痛、反復發作、勞累后加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

中醫認為腰肌勞損常因跌倒、疲勞損傷、積聚損傷或外感風寒濕阻所致,導致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疼痛。

人體的脊柱是由33個脊椎骨組成的,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部分。其中,位於胸椎和骶椎之間的腰椎,具有支撐上半身、保護脊髓和神經根以及提供運動功能等重要任務。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疾病,主要由於腰椎間盤退變或損傷導致其向后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引起的疼痛和神經功能障礙。

中醫上對腰突的定義是“痺症”,由於風寒濕邪等侵擾身體,病根病灶積聚痺毒炎症,造成發病位置經絡淤堵不通,不通則痛。

睡姿竟會影響腰部健康?

睡姿不當會引起腰部疼痛不適的,這是由於肌肉長期處於一個固定的姿勢導致的腰部肌肉勞損。

常見的不當睡姿主要有:

1.趴著睡:趴著睡時脊柱無法處於自然狀態,腰背部也可能是弓著的,脖子還得偏向一側才方便呼吸,就算不直接造成腰痛,也會加重腰痛的症狀。

2.側臥睡:這是最容易導致腰痛的睡姿,很多人側臥睡,習慣兩腳分開,呈走路姿勢,這種睡姿會令腰部處於扭曲狀態,易加大腰部負擔,而且會令髖關節和骨盆周圍肌肉處於左右不平衡的拉伸狀態,久而久之,易令腰部產生歪斜。

建議:睡覺時保持平躺仰臥睡姿,仰躺睡是最自然的睡姿,骨盆與肩膀平行,脊椎也處於筆直狀態,這是腰部負擔最小的睡姿。但仰躺睡也要注意一點,即不要曲膝張開呈“O形腿”,這種姿勢會令髖關節和骨盆肌肉緊張,加大腰部負擔。在膝蓋下方墊個枕頭或墊子,還有利於腰椎健康,保持腰部脊柱的自然彎曲,預防和緩解腰痛。

哪些因素導致腰突?

01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骨骼、肌肉和韌帶等組織會逐漸退化,導致腰椎間盤變得脆弱易損,容易發生突出或膨出,從而引起疼痛等不適症狀。

02長期不良姿勢: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如久坐、久站、彎腰等,會使腰部肌肉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導致腰椎間盤受到過度壓力,加速退化和變形,增加突出的風險。

03運動不足:

缺乏運動會使腰部肌肉鬆弛,減少對腰椎的支撐作用,從而使腰椎易於受到損傷。

04腰部外傷:

如跌倒、摔傷、扭傷等,會導致腰椎間盤受到損傷或擠壓,引起疼痛等不適症狀。

05長期負重:

長期搬運重物或過度運動會導致腰椎間盤承受過大的壓力和負荷,加速退化和變形,增加突出的風險。

06飲食不健康:

長期飲食不健康、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會使腰椎間盤變得干燥和脆弱,容易發生突出或膨出。同時飲食的不健康會導致肥胖問題的出現,肥胖也是誘因之一。

中醫手段應對腰突

1.推拿:

血瘀型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分型,應以活血行氣止痛為主,在手法運用上應多用一指禪、滾法、揉法等鬆解類手法,主要作用於受邪之經絡及病變局部。

肝腎虧虛型則採取點法、按法、揉法、摩法、滾法等復合手法,點法、按法刺激經絡穴位,例如肝俞、腎俞等以補益正氣為主,局部以滾法、揉法舒筋活絡止痛為輔。

2.牽引與復位:

要明確標本虛實,此疾病以腰椎間盤突出為本,因而在治療時,不僅要注重突出椎體周圍的手法運用,同時需要針對病變部位進行牽引及手法復位。

3.熱敷:

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對局部進行熱敷,可以加快腰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僵硬等不適症狀。

4.針灸:

用銀針針刺局部穴位,能夠調節經脈,改善經脈瘀阻所引起的不適。

5.中藥外敷:

常用藥物包括復方南星止痛膏、骨通貼膏等,屬於中成藥物,可以起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的作用。

6.中藥內服:

比如獨活、枸杞、杜仲等,此類藥物具有舒筋通絡、祛濕活血的功效,有助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

記牢這些預防腰突

1.保持良好的姿勢:

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如久坐、久站、彎腰等,盡量保持挺胸收腹的姿勢。

2.適度運動:

加強腰部肌肉鍛煉,增強腰部支撐力,減少腰部壓力。

3.注意飲食健康:

保証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避免長期飲食不健康。

4.避免過度勞累:

避免搬運重物或過度運動,盡量減輕腰部負擔。

5.定期體檢:

定期進行體檢,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審核專家:王從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安徽醫院針灸康復一科副主任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