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健康

達芬奇機器人子宮內膜癌手術:出血不足10毫升 術后第4天出院

2024年08月15日16:3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日,蚌醫大一附院腫瘤婦科成功完成皖北地區首例婦科惡性腫瘤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為一名子宮內膜癌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筋膜外全子宮雙附件切除+前哨淋巴結顯影切除術”,“刀過無痕”,出血量極小,患者術后第4天出院。

54歲的患者龐燕(化名)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子宮內膜復雜性非典型增生,局部病灶癌變。

入院治療,蚌醫大一附院婦瘤科、麻醉科及手術室團隊對患者病情進行了詳細的手術評估和周密的手術規劃,考慮到患者肥胖、腫瘤期別較早,決定給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筋膜外全子宮雙附件切除+前哨淋巴結顯影切除術”。

手術當天,婦瘤科主任醫師楊波坐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遠端的操作台內開始操控機器人,手術視野瞬間被機器人放大到15倍以上,手術部位細小的組織一覽無余。楊波操控機器人靈活的機械臂極其精准、快速地進行“機器人輔助筋膜外全子宮雙附件切除+前哨淋巴結顯影切除術”,患者全程出血量不足10毫升。

術后,龐燕安全返回病房,恢復良好,術后第4天出院。

達芬奇機器人的問世,將微創手術由腹腔鏡操作層次向前又邁出了質的飛躍。作為名副其實的“手術之王”,不僅是手術療效、微創和精准的保証,也是術后快速康復、盡早出院的有力保障。快速康復的含義,不僅體現在身體機能的快速恢復,還體現在患者心理創傷的及時、有效被治愈。

最新一代的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配備高清3D視頻和360度無死角全方位成像系統、靈活穩定的機械臂輔助系統,使達芬奇微創技術在婦科復雜疑難手術中更具優勢。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主要由外科醫生操作系統、4臂床旁機器人手術系統、高清晰成像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在操作系統下,醫生不必接觸患者身體,可直接通過控制板操縱機械臂實施手術。機械臂突破了人手的極限,有7個自由度,使得活動度明顯增加,在人手伸不進的區域,機械手可以在360度的空間下靈活穿行,且具有人手無法比擬的穩定性及精確度。而高清晰成像系統通過進入人體內部的特殊鏡頭,提供可放大15倍的三維高清立體成像,視頻速度達到每秒1300次,關照范圍也較腹腔鏡更大,超越了人眼的極限。

機器人微創婦科惡性腫瘤手術的成功開展,為醫療技術的“微創化、智能化、精准化”以及學科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活力和動力。(陳瑤 蔣玉波)

(責編:劉穎、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