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聚焦“四力融合” 提升育人實效

安徽財經大學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社會實踐作為學校實踐育人和大思政建設的重要抓手,積極引導各學院結合學科專業打造具有安財特色的社會實踐“一院一品”,致力於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堅持思政鑄魂、提質增效,強化社會實踐“引領力”
2024年,學校將“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作為社會實踐的主題,繼續引導安財學子利用暑期上好一堂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通過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訪談紅色人物、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等多種形式,用實際行動書寫“強國有我,青春有為”的奮斗新篇章。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社會實踐是由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校團委共同發起的校級專項社會實踐項目。自2017年啟動以來,該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八屆。金融學院組建了“螢火青年”井岡山宣講團和“追風少年”西柏坡宣講團,兩支宣講團分別成功入選全國大學生井岡山精神志願宣講團和全國大學生西柏坡精神志願宣講團,目前兩支宣講團已經開展十余場志願宣講活動。
堅持學科交融、學以致用,激發實踐育人“源動力”
學校積極發揮財經類高校的專業優勢,引導在校學生更好地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在活動中突出社會實踐的社會效益和育人作用,使社會實踐活動達到學以致用、務求實效的目的。2018年以來,學校連續7年在校內開展社會實踐選題征集活動,引導教師把自身科研項目融入社會實踐選題,通過和學生一起深入社會實踐、實地調查,對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指導,實現了社會實踐與促進科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
今年暑期,學校確立了“鄉村振興 ‘千村’調查”“鄉村振興與合作經濟發展”“智慧農業調查”等12個專項實踐主題,引導學生把專業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深度對接融合。經濟學院組織了近60名優秀學生,分別前往上海鏈家、九江銀行等企業開展為期數周的實習實踐活動﹔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組織學生赴浙江義烏部分企業、義烏國際商貿城參觀調研﹔統計與應用數學學院的春泥·筑夢實踐隊和綠野仙蹤社會實踐團隊,以“數字時代下的中國式鄉村現代化”為主題,分別走訪了安徽省蚌埠市李樓鄉和梅橋鄉﹔會計學院“財子企航隊”社會實踐團隊分組前往安徽省合肥市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及山東青島木樂森裝卸服務有限公司,聚焦考察並研究新質生產力對財務會計信息化轉型的推動作用﹔藝術學院組織30余名師生志願者分別赴蚌埠市龍子湖區曹山街道馬村社區、懷遠縣魏庄鎮胡巷村開展鄉村振興牆繪藝術社會實踐活動。
堅持扎根基層、服務鄉村,彰顯安財青年“硬實力”
學校引導學生更加關注農民問題、農業問題和農村問題,鼓勵學生勇當時代先鋒,用實際行動響應鄉村全面振興的號召。今年暑期,由學校牽頭承辦的“傳承小崗精神 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129所高校的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無畏向前沖小分隊”前往安慶市岳西縣菖蒲鎮毛畈村,在袁家渡農業公園調研農業發展模式,開啟了一場助農直播帶貨,經過數小時直播,成交訂單達22筆。文學院“谷德茂林”和“懷夢遠航”實踐團隊分別赴涇縣溪裡鳳村、“石榴之鄉”懷遠縣等地開展實踐調研,為促進當地特色農產品的推廣、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獻智獻策,深入探尋特色農產品與鄉村振興之路。金融學院組織社會實踐團隊赴懷遠縣任橋鎮楊羅村,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農產品銷售、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詳細調研。工商管理學院、法學院以“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為主題,組織學生團隊分赴懷遠縣福利院、颍上縣開展暑期支教活動。學校團委連續第八年組建“守護小候鳥”留守兒童支教志願服務團隊,赴懷遠縣磚橋村開展義務支教活動,通過開展學業輔導、親情陪護、素質拓展等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溫暖留守兒童們的成長之路。
堅持科學統籌、壓實責任,強化服務保障“內驅力”
近年來,該校逐步將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作為在校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考核指標。同時學校從培訓體系建設、管理平台建設、工作流程設計等多個方面入手,不斷完善制度,力求做到管理科學化、規范化,不斷增強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學校將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納入二級學院共青團工作考核重點,逐步完善社會實踐成果交流分享機制,通過加強考核評價的精細化建設,強化各學院之間的優勢互補等方式,不斷提升社會實踐的育人實效。
學校將以持續提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實踐育人功能為重點,引導青年大學生走出課堂,深入基層,躬身實踐,在親身參與中感受國情、民情,鼓勵青年學生在實踐中錘煉意志品質,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引導團員青年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李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