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經開區:“向新向強”闊步行

近日,在郎溪經濟開發區安徽吉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儲能櫃pack”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作人員正通過操作台發送指令,讓機械手抓起一塊塊電池模組,擺放到指定位置。這是一條全長60多米的生產線,有3段流程29道工序,所生產的儲能櫃包含了5個Pack包,共20塊電池模組,可儲能215千瓦時。
近年來,在郎溪經開區的大力支持下,園區大批企業積極探索新的產業領域、實施新的技術改造,加大投資力度,大力拓展市場,實現“質”與“量”的雙提升。
2019年,吉厚智能從蘇州來到郎溪,投資3.4億元,從事汽車零部件及電器支架制造等業務。隨著新能源風潮涌動,公司逐步探索向新能源領域轉型升級——今年5月,吉厚智能投資1.2億元建設新型儲能系統技改項目,全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新型儲能系統2萬套,預計年產值5億元。
目前,吉厚智能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模組已經配套國軒高科、多氟多、孚能科技等國內電池制造公司,在新能源儲能領域嶄露頭角。“我們不僅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儲能系統,還將引進智能充電樁,實現電動汽車的快速充電和能源管理。”吉厚智能結構工程師潘中偉介紹說。
在郎溪經開區,還有一批企業正大力開展技術升級改造,推動產品升級,持續提升生產效率,用優異的產品迎接市場挑戰。
來到宣城托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無人化注塑生產車間,60多台精密注塑機正在有序作業,機械臂從注塑機內抓取汽車零部件半成品,再逐步完成剪切、涂油等工序,全過程無需人工參與且精准無誤。
“因為客戶需要的產品大小長短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的模具也都不一樣,每批產品都是先進行研發設計,然后再進行加工生產,產品種類有多少種,我們的模具就有多少套。”托新精密公司人事負責人段靜介紹說,通過工藝升級,已實現一台設備根據模具一次性最多可生產16個產品,既節約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生產效率。2023年實現產值約5.26億元,公司二期項目有望於今年10月正式投產,今年產值有望突破6億元。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智能化帶式輸送機生產企業,同時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科大重工集團(郎溪)有限公司也在開展設備改造和技術升級。“公司近期採購了一批生產機器人,採用機器人焊接后,部件產品的焊接質量提升了,生產效率也極大地提高了,目前這些焊接機器人主要是應用於標件產品部件的生產中。”科大重工副總經理李蘭介紹說,去年,公司產值為8.05億元,隨著一系列改造的實施,今年有望突破10億元。
郎溪經開區通過持續推動園區企業轉型升級,實施設備更新和信息化改造,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推企業發展提速。據統計,今年1—6月,郎溪經開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0%。(李波 、 朱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