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們家住在淮河邊
——中鐵四局G329鳳陽至蚌埠改線工程臨淮關淮河大橋塔吊女工班組採訪小記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這首安徽民謠是對淮河的贊美之詞,然而這句贊美又常常與阻斷交通相伴而生。淮河上幾千年來從未建成過一座橋梁,淮河擋住了安徽省南北的往來交通。1911年,淮河上第一座橋梁——津浦鐵路淮河大鐵橋建成通車。百年間,淮河上已陸續建起斜拉橋、懸索橋等姿態各異、雄偉壯觀的鐵路或公路橋梁,每一座大橋都是對前一座的超越……
中鐵四局G329鳳陽至蚌埠改線工程(臨淮關淮河大橋)施工現場。劉玉才攝
2024年淮河之濱的安徽省鳳陽縣,千裡淮河第一寬幅大跨鋼混組合梁斜拉橋正在緊張的建設中,這個橋梁工地上有一個塔吊女工班組,很多女工就是土生土長的淮河原住民。
8月的天氣,高溫來襲,熱浪滾滾。下午2點多,中鐵四局G329鳳陽至蚌埠改線工程臨淮關淮河大橋項目部工地旁的休息室,塔吊女工班組的幾位女工在休息的間隙,聊起了她們與淮河的故事。家住蚌埠市解放路的趙雙利大姐是塔吊女工班組的塔吊司機,初見她時,戴著安全帽,穿著短袖工作服,胳膊上套著遮陽套袖,提著草帽和一大壺水,顯得利落干練。當談到朝夕相處的淮河時,開朗健談的她就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打小長在淮河邊就聽老輩人講,隔河千裡遠,這句俗語我是最有感觸的。80年代,我還是個孩子,當時,淮河上能夠讓行人通行的橋梁幾乎沒有。我們家在淮河北岸,外婆家在淮河南岸,要去看望外婆,都是乘坐擺渡輪船,有時碰到大霧天氣或汛期水流湍急渡船停航,就隻能看著寬闊的河面干著急……”
中鐵四局G329臨淮關淮河大橋項目部女塔吊司機趙雙利結束一天的施工作業。劉玉才攝
1989年10月1日,蚌埠市解放路淮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橋建成時曾是亞洲第一斜拉索橋,因此被蚌埠市民形象地稱為“拉絲橋”。時至今日,368根斜拉索牽引下的解放路淮河大橋仍是兩岸出行的重要交通干道。
提到“拉絲橋”,趙雙利大姐心情激動地說道,“這座橋就在我家旁邊,通車時候真是人山人海。后來,我到外婆家就再也不用坐輪渡了。”
中鐵四局G329臨淮關淮河大橋項目部女塔吊司機趙雙利爬梯進入塔吊駕駛室。劉玉才攝
談到是怎麼成為一名塔吊司機時。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當時是為了給家人創造更好地生活,幾年前報名參加了塔吊司機的培訓,經過嚴格的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培訓,拿到了塔吊司機特種操作証書。在這座大橋項目工地擔任塔吊司機之前,我曾在合(肥)新(沂)鐵路淮河大橋上工作,兜兜轉轉也沒有離開這條淮河。”
當問到塔吊司機在幾百米的高空作業辛不辛苦,她沉默片刻答道,“沒有哪一項工作是不辛苦的,我們當塔吊司機要一不怕苦,二不怕高,有時工期緊,一整天都必須在空中,駕駛室既是工作室又是休息室,當河面風大時,駕駛室左右晃動就像在坐過山車,也挺嚇人的,但是工作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中鐵四局G329臨淮關淮河大橋項目部女塔吊司機趙雙利正在進行上橫梁托架支撐體系拆除作業。劉玉才攝
聊起操縱這個空中巨無霸難不難時,她說道,“難倒是不難,每天我們的工作就是將施工材料吊上吊下,雖然重復單調,但是可不能‘馬虎’,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經常提醒著自己每次吊運都要膽大心細。現在每天坐在駕駛室裡,看著寬闊的河面上,大橋一節節向前延伸,還是挺自豪的,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
張海雲大姐是塔吊女工班組的司索工,她跟趙雙利大姐是工作搭檔,倆人工作配合默契,關系融洽。初見面,她戴著勞保手套,拿著對講機,好像隨時准備上工地。淮河邊長大的她曾經對淮河的印象很不好,她說道,“小時候,要過河隻能坐水泥船或是隻能坐三四個人的‘小劃子’。有一年冬天我和父親到親戚家,坐著‘小劃子’過河,那天寒風呼嘯,氣溫很低,老艄公的手都凍僵了,劃槳不利落,差點把‘小劃子’搞翻了,當時我嚇得心都蹦出來了。后來就不敢坐了,隻能繞道到其他地方過河!”張大姐邊說,邊情不自禁的睜大了眼睛,剛才的回憶,仿佛又把她帶回那個驚險的場景中。
中鐵四局G329臨淮關淮河大橋項目部女塔吊司機趙雙利正准備操縱塔吊。劉玉才攝
平復心情后,她說到自己的工作,“我和趙大姐可是好搭檔,我是干司索工的,我們這行常說,司索工就是塔吊司機的眼睛,趙大姐在幾百米的空中,下面吊裝的情況看不清,這就需要我通過對講機指揮她來操作。因此,吊裝時心要細,前后左右都要看好,才能指揮好。”
談到這座大橋,張大姐高興地說:“我家就住工地旁邊的門台子村,現在我修的這座橋離我家就是幾裡地,在這裡我是越干越有勁,以后橋通了,我回家可就不用再遭那份罪了!”
聽了張大姐的話,項目部總工程師李威威笑著對這位朴實的女工說道,“以后等這座大橋建成可以通行了,不僅你們過河方便了,橋北岸的村民們到橋南岸的板橋玻璃制造工業園區打工也方便了。”
坐在一旁的司索工李樹娟接著話茬說道,“是的呀,我也住在北岸的門台子,我們鳳陽盛產石英砂,南岸板橋那邊的工業園區裡有40多個玻璃制造工廠。我們村裡好多鄰居都在那裡打工,他們都在盼望著這座橋能早日通車。”
下午3點多,工地繼續開工了,看著幾位女工逐漸遠去的背影。此時,項目部項目經理冉偉介紹說:“現在我們在淮河上正在修建三座大橋,兩座在滁州市鳳陽縣境內,一座在蚌埠市境內,三橋飛架南北,正是靠著她們一點一滴的努力工作。”(王磊 文良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