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這場世界文化遺產“安大對話”,碰撞出哪些共識?

陶偉、蔣海萍
2024年07月08日16:4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7月5日,安徽大學,2024世界文化遺產對話會舉行。

對話會齊聚了故宮、敦煌莫高窟、黃山、杭州西湖、秦始皇陵、中國大運河等國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遺產地,展示出中華大地上宮、窟、陵、山、河、湖、村等世界文化遺產的壯麗圖景。其中,故宮、敦煌、秦始皇陵更是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

以“遺產·文化:系統性保護、展示和傳播”為主題,這場對話會上,世界文化遺產地之間,世界文化遺產地與安徽高校、政府、企業之間進行深入交流。

安徽大學校黨委書記蔡敬民發表致辭。安徽大學供圖

安徽大學校黨委書記蔡敬民發表致辭。安徽大學供圖

推進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既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題中之義。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了“加強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

新時代,圍繞“加強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利用”“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目標,各級政府和文博工作者始終在思考,一直在實踐。

置此背景下,這場世界文化遺產“安大對話”,傳出怎麼樣的共識?

文化遺產的“價值建構”

作為民族歷史文化的積澱,文化遺產價值的挖掘與闡述,意義不言而喻。

事實上,2022年,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就確立“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

作為一項新增內容,“挖掘價值”是文物及文化遺產事業發展題中要義之一。發掘文化遺產多方面價值與文化內涵,也是“讓文物活起來”的前提。

王旭東發表主旨報告。安徽大學供圖

王旭東發表主旨報告。安徽大學供圖

“隻有對文化遺產的價值進行系統的深入全面的闡釋,我們才能夠去做好保護工作,才能夠去傳承弘揚其中蘊含的文化。”對話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

其以故宮舉例。

“故宮紫禁城建筑群整體布局對稱均衡、秩序井然,充分體現出對‘和諧’‘中和’等文化理念的追求。”王旭東介紹,“致中和”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美學及倫理道德觀念,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主導精神之一,而這一思想精華已與故宮的建筑、布局甚至是包括匾額在內的細節融為一體。

作為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載者,故宮因一個“和”字點亮了中華文化內涵。

故宮致“和”,秦始皇陵則是大一統秦文化的見証者。

“秦始皇陵的整體布局和內涵是秦帝國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標志,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周萍介紹。

在其看來,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國家觀念的基礎,也奠定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基礎。秦文化中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對中國歷史影響最為深遠。

文化遺產的“國際表達”

挖掘價值,也是為了講好文化遺產的“中國故事”。

讓文化遺產成為國際傳播舞台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載體,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既是與會嘉賓的共識,也是對話會探討的核心議題。

事實上,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對“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作出戰略部署。

蘇伯民作主旨報告。安徽大學供圖

蘇伯民作主旨報告。安徽大學供圖

“敦煌文化是各種文明長期交流融匯的結晶。”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指出,在當下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敦煌除了文物保護技術的“引進來”和“走出去”,圍繞敦煌文化的國際交流也在持續進行,涌現出豐富的優秀學術成果以及像“國際敦煌項目”等國際學術友好合作的典范項目。

據悉,2016年5月1日,敦煌研究院“數字敦煌資源庫”正式上線,2017年9月英文版上線,實現了敦煌石窟藝術全球共享了30個洞窟高清壁畫圖像和全景漫游節目。截至目前,全球有超過78個國家和地區訪問,訪問量已經超過2300萬次。

文化遺產“國際表達”,當然離不開科技賦能。

對話會邀請了人工智能及顯示領域等科技企業代表同台交流。兩位代表在分享通過科技賦能文化及文化遺產傳播案例的同時,也力圖傳達一個願景:在科技加持下,不僅要讓世界聽見、看見中國,更要讓世界聽懂、看懂中國,賦能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

當然,科技只是媒介。在與會嘉賓看來,隻有讓文化遺產地與科技企業有機鏈接,形成良性合作機制,才能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文化遺產的“融合共生”

無論是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抑或通過文化遺產講好中國故事,若想實現上述目標,一個核心路徑是,讓文化遺產火起來。

文化遺產何以才能“火”?以數字化賦能為表現的科技融合,成為參會世界文化遺產地管理機構不謀而合的共識。

圓桌論壇。安徽大學供圖

圓桌論壇。安徽大學供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技術賦能文化發展的強大效能已得到充分體現。

在秦始皇陵,通過“科技·數字”賦能,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創新性傳播已然卓有成效。“2005—2006年,我院對正在發掘中的二號兵馬俑坑遺址開展數字化三維建模工作,這是國內首次對正在發掘的大型遺址進行全面三維掃描的實例,也為后續的考古發掘工作提供了詳實的基礎數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周萍介紹說。

文物遺產“火”起來,也繞不開產教融合。

對話會上,安徽大學校長孫長銀分享了該校在“人文交叉學科建設之路”上的探索。

作為安徽省唯一的省屬“雙一流”建設高校,安徽大學秉持“服務安徽、立地頂天、開放合作、融合發展”辦學定位,以徽學為引領,不斷弘揚徽州文化傳播。

圓桌論壇。安徽大學供圖

圓桌論壇。安徽大學供圖

孫長銀表示,學校要充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傳統優勢,扎實推進徽學基礎研究和學科建設,同時組建了人工智能學院,為推進安徽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安大智慧”。

從遺產地與科技企業,遺產地與高校,高校與科技企業,在與會嘉賓看來,文化遺產的“融合之路”則是這三者之間的有機結合。

文化遺產的“百姓情懷”

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終點不只是保護,還有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要提高文化供給和傳承,強化大運河文化創新發展。”對話會上,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在作主旨報告介紹了大運河如何走進青少年。

作為國家文化公園內的博物館,近年來,通過多元沉浸化展覽體驗——展示創新和游戲性教育模式——應用創新,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正在成為青少年爭相涌入的博物館,大運河文化的教育功能也在潤物細無聲中得以進行。

大會現場。安徽大學供圖

大會現場。安徽大學供圖

文化遺產與百姓之間,其實也並非單向的成全,而是一場“雙向奔赴”。

“西湖從2002年開始免費開放,至今已有22年。”何蕾在介紹西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時表示,每年有3000萬的游客從四面八方來感受西湖的美好,這為西湖,也為杭州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

一場對話,一次共識。當共識已成,期待的隻有回音。

“此次世界文化遺產對話雖然暫告一段落,但是關於對話話題的思考在繼續,關於對話內容的謀劃在繼續,關於對話藍圖的構建行動在繼續。”對話尾聲,黃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山風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葉建強總結說,期待以此次對話為新的起點,持續放大對話的綜合效應,積極助力世界文化遺產戰略發展藍圖,打造更加靚麗多彩的世界文化遺產名片,建設展示中華文明“重要窗口”的鮮明標識。

(責編:歐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