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文化宋韻文化傳承發展交流會在蚌埠舉行
黃曉武出席會議並致歡迎詞

6月2日上午,由皖浙兩省社科聯指導、甬蚌兩地共同主辦的大禹文化、宋韻文化傳承發展交流會在蚌舉行。市委書記黃曉武致歡迎詞。浙江省社科聯主席盛世豪,安徽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兵致辭。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鋒,蚌埠學院黨委書記陳國龍,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宮長為,浙江省社科聯副主席、寧波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傅曉,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王吉懷,市領導郭鵬、吳永彬、喬樹偉,四川綿陽市、山東禹城市、浙江紹興市等大禹文化聯盟城市代表,以及長三角城市社科聯代表出席。
黃曉武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各位來賓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他指出,山海不為遠,文化一線牽。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召開一周年之際,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舉辦大禹文化、宋韻文化傳承發展交流會,這既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深化甬蚌合作的務實之策,也是共話文化傳承、共建現代文明的創新之舉。文化是歷史智慧的積澱,蚌埠位於淮河之濱,地處南北交匯,這裡鐫刻著來自遠古的文明印記,傳承著大禹治水的民族精神,見証著王朝興盛的璀璨榮光,我們正致力讓蚌埠的人文底蘊傳承下去。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蚌埠的商貿物流塑造了一座商貿之城,蚌埠的創新基因塑造了一座工業之城,蚌埠的文旅資源塑造了一座網紅之城,我們正致力讓城市的文化魅力顯現出來。文化是交流互鑒的紐帶,我們要在深化研究中扛起使命擔當,在交流互鑒中推動共同進步,在傳承發展中實現互促共贏,充分利用甬蚌結對合作、大禹文化聯盟等合作平台,進一步創新合作機制,積極搭建交流橋梁,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推動大禹文化、宋韻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和活力,共同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活化起來。
盛世豪表示,舉辦這次交流會,以大禹文化、宋韻文化為標識與紐帶,精彩呈現甬蚌兩地的人文歷史畫卷,對加強浙皖兩地交流合作,講好雙城“文化故事”,傳承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有著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時代意義。我們要以高質量學術研究賡續中華優秀歷史文脈,以大禹文化、宋韻文化為切入點,深入發掘吳越文化、浙東文化特質,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研究,形成更多標志性成果。要以高水平資政建言服務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立足時代所需,圍繞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重心,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積極建言咨政,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區域實踐提供有力支撐。要以高品質傳播交流提升優秀文化影響力,加大對大禹文化、宋韻文化精神標識的研究,提煉具有地方特色、中國智慧、世界影響力的標識性學術概念,加強對外傳播交流。
李兵表示,大禹文化、宋韻文化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跨越時空的當代價值和世界影響。我們要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不斷提高兩省兩市文化交流合作水平,努力成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文化傳承發展的典范。要在堅持正確方向中實現傳承發展,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作用、歷史源流、思想精華、鮮明特質,推動大禹文化、宋韻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在回答時代之問中推進守正創新。在挖掘、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中,彰顯文化特質,創新傳播方式,不斷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交流合作中匯聚資源力量,以形成的“大禹文化蚌埠共識”作為文化傳承發展的新起點,努力在以文鑄魂、以文興業、以文惠民上取得新成效。要在全球視野中弘揚兩地文化,加強國際化研究闡釋,努力推出具有地域特點、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標識性概念,把大禹文化、宋韻文化的傳承發展推向新的高度,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浙皖兩省的智慧和力量。
大會發布了“大禹文化蚌埠共識”,對傳承發展好大禹文化具有裡程碑意義。共識闡釋了大禹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提出了大禹文化傳承發展和品牌塑造的努力方向。共識指出,在“淮河文化之都、大禹文化之鄉”—蚌埠,舉行大禹文化、宋韻文化傳承發展交流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地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推動大禹文化傳承發展。共識號召,讓我們共同攜手,傳承發展大禹文化,弘揚大禹精神,講好大禹故事,打響大禹文化品牌,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此次交流會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郭鵬主持,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王吉懷,寧波市社科聯文化研究所所長張英,寧波市委黨校教授郭美星,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鋒分別以《輝煌禹會村》《寧波宋韻文化的獨特性解讀》《文“化”寧波 三“生”有幸》《弘揚大禹治水精神 建設幸福淮河》作了主旨演講。(來源:蚌埠日報社 融媒體記者:李揚 文 陳昂 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