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教育

合肥工業大學打造新型研發機構標杆 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4年04月23日10:2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日前,位於合肥市包河區的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智能院”)被認定為安徽省首批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成為該校服務強國建設,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合肥工業大學始終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踐行“四個服務”的重要責任和使命。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實際需要,充分發揮科教綜合優勢和學科深厚底蘊,將智能院建設成為新型研發機構的標杆,為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創新引擎、貢獻更大力量。

緊盯智能制造 創新機制體制建設科創高地

佔地127.8畝,總建筑面積18.7萬平方米的智能院研發中心,氣勢磅礡、雄偉壯觀。這座2021年1月投入使用的研發中心,集技術研發、教學實訓、辦公及生活配套功能為一體,現已匯聚20余個智能制造領域高水平科研團隊及100余個高新技術創業團隊,成為學校和安徽省、合肥市科技創新領域的一張靚麗名片。

2014年4月,在教育部、工信部、安徽省的共同支持下,由合肥工業大學與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智能院應運而生。2015年5月,以智能制造發展為方向的11家企業正式入駐智能院,同時組建了1億元企業成長基金,主動吸收社會資源,解決融資難題,扶持入駐的創業企業。

目前,智能院已經形成了“一學院一中心、一系所一平台、一團隊一企業”的“前店后坊”式科技成果轉化新構架,在推動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素質人才培養、高科技企業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近年來,智能院先后獲批國家發改委“新型研發機構科教融合產業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工信部“校企協同就業創業創新示范實踐基地”﹔被認定為首批“安徽省新型研發機構”“安徽省創業研究院”“安徽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

聚焦產業需要 產教融合培養高層次人才

近年來,智能院先后獲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省級創業研究院等一批創新人才培養平台,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安能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8家,從高新技術企業遴選了40余名行業導師,發揮多主體協同作用開展“雙導師制”研究生聯合培養,培養的4500余名研究生迅速成長為行業骨干。

緊盯安徽省新興產業發展需求,該校連續開展“智匯創新 助夢未來”的科創營活動。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安徽省新興產業開展的合工大“智能杯”創新創業大賽,不僅每年均面向省內外高校學生征集大創項目百余項,還搭建起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特點的創新創業服務平台,通過邀請創業導師開展雙創賦能培訓及跟蹤輔導,組建專業團隊提供定制化創新創業服務,並推動參賽團隊與政府、資本和服務體系的對接交流,推進優質科技成果的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實現了雙創人才培養“創意、創新、創業、創投”融會貫通。

創新合作模式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裡”

合肥工業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在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領域形成了厚實的科研能力。學校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涵蓋機械、電氣、自動化、土木、建筑、儀器、管理科學等一批優勢學科的工程科學處於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進入全球排名前 2‰,化學進入全球排名前3‰。

2019年,智能院聯合入駐企業安徽合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機器人公共服務平台,打造以新技術促進工業產業發展和賦能工程人才培養的高科技創新型平台。目前該平台已吸納近200名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立足於機器人公共服務平台在機器人伺服電機驅動和控制領域,獨立自主設計開發的半實物仿真與控制技術、視覺與深度學習技術、導航技術、運動控制技術開發和機器人集成應用等一批產品已經落地轉化。

抓牢關鍵環節 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過程服務

由合肥工業大學校友創辦的安徽布拉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雙軟企業、合肥市大數據企業、合肥市重點企業和人工智能產業企業。但在2015年創業初期,研發進度緩慢、經費緊張,一度讓公司創始人張文化深感焦慮。

為了幫助公司渡過難關,智能院一方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重點項目”給予公司研發經費支持,同時遴選出校內相關高水平科研團隊與公司開展產學研合作,並為公司量身定做了全過程服務方案,讓公司很快擺脫困境走上正軌,在軟件開發、機器視覺開發應用及自動化集成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核心產品“基於機器視覺的鋰電池電芯自動上料軟件V2.0”獲批2023年度安徽省首版次軟件,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智能院已累計培育高科技企業172家,其中3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孵化企業累計營收超55億元﹔組建46個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台,累計組織百余個科研團隊為590余家規上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為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撐。(合工宣)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