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三管控”力促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邁上新台階
近年來,宣城市嚴格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聚焦節約土地和減量用地,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充分運用“制度、指標、規劃”三項手段加強管控,強化工業用地有效供給,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全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升。2023年,全市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5.56%(位居全省第五)。
加強“制度管控”,節約集約用地有章可循
強化頂層設計。印發《宣城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宣城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確定了32項改革任務、69項顆粒化落實舉措、8個市級層面專題研究和9個縣級層面專題研究,各縣市區同步出台落實方案,形成改革整體框架,並通過月通報、季調度、挂圖作戰的工作機制有序推進改革進展,現已完成24項改革成果的編制,制定印發政策文件21個。
健全處置機制。印發《宣城市批而未供、閑置和工業低效土地處置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工業企業低效用地2個工作專班,通過落實項目供應一批、完善手續辦理一批、申請撤銷核減一批的舉措分類消化批而未供土地,採取幫扶、約談、限期開發建設、依法收取閑置費和無償收回等措施確保閑置土地依法依規處置到位,以依法回收、騰籠換鳥、提質增效、退散進集等方式穩妥有序推進工業低效土地盤活利用,切實解決土地資源供給錯配、劣配、低效配問題,促進全市節約集約用地水平顯著提升。2023年,全市已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65萬畝,處置閑置土地8522畝,盤活工業低效土地8413畝。
強化用地考核。印發《宣城市開發園區節約集約用地考核辦法》(宣地用改辦〔2023〕5號),通過建立多維全面的考核指標體系,全方位考核開發園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並將考核結果將納入開發園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強“指標管控”,新增用地規模有序可控
創新實行工業項目用地“周轉池”制度。將已經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審批,用地規劃條件及開工條件基本成熟且尚未公開出讓的工業用地以及各類用地計劃指標均納入“周轉池”,實行清單+閉環管理,統一調配,精准配置。目前,“周轉池”中納入已批未供工業用地8400畝,完成招商推介和土地供應401.17畝﹔納入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4627畝,已安排使用3093.84畝﹔納入補充耕地指標2430畝,已安排使用977.25畝,有效保障了安徽華晟新能源等25個重大項目用地。
嚴格新增工業項目准入。印發《宣城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提升全市開發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工業項目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嚴格項目准入標准、優化用地配置方式、加強工業用地監管、實施工業低效用地整治提升行動等方面優化資源要素配置,要求新增工業項目土地容積率達1.2以上,並逐步達到1.5。2023年,全市省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結果排名較2022年度大幅上升,工業用地綜合容積率、固定資產投資和地均稅收分別較2022年度增長5.38%、8.65%、14.37%。
全面深化“標准地”改革。2021—2023年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標准地”出讓面積分別為2053畝、7808畝、8581畝,分別佔工業用地供應總量的25%、67%、95%,通過指標約束倒逼,不斷提升項目篩選能力,促進土地要素向高端產業和優質企業集聚。
加強“規劃管控”,盤活存量用地有潛可挖
加強規劃引領。堅持規劃源頭管控,把資源節約集約的原則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工作中,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提升國土空間資源利用效率。在城鎮開發邊界劃定過程中,堅持反向約束與正向約束相結合,設置擴展系數,嚴控新增建設用地,推動城鎮緊湊發展和節約集約用地,全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449.89平方公裡,佔全市國土面積的3.65%,擴展系數1.3。
加大存量盤活。科學編制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2023—2025年)和2023年度實施計劃,並通過追加投資、嫁接盤活、協商收回、訴訟拍賣、轉型升級等方式加快實施“騰籠換鳥”工程。2023年,全市計劃再開發低效用地面積4365畝,實際完成面積4427畝,計劃執行率101.41%。
聚力提質增效。挖潛存量用地空間,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鼓勵現有工業企業通過擴大生產用房、廠房加層、廠區改造等途徑提容增效,且對現有工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2023年全市通過增資擴容新增建筑面積45.55萬平方米。(陳丹丹 黃蒙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