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

江流如琴(大地風華)

儲勁鬆
2024年02月28日07: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8日   第 20 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8日 第 20 版)

這一日,冷暖正好,氣候溫潤似春朝。我站在引江濟淮工程派河口泵站前方,望見泵站的主體建筑像一台巨大的鋼琴,安放在茫茫水面正中,黑白兩色琴鍵相間。從長江逆勢而上的水,緩緩流經泵站,如同看似綿軟實則有力的手指,拂動著琴鍵。耳邊仿佛聽見琴聲裊裊。

冬陽和暖,披在琴身,鋪於水面,洒到衣服和臉上。有一瞬間我有些恍惚,以為自己身在吳越,而非皖中。

江水流經安徽中部小城肥西,肥西隨即幻化為秀麗婉約的江南。引江濟淮工程長長的輸水線行經之所,似桃花風輕柔拂過,長江與淮河之間廣袤的大地上,柳煙青,土色潤,田園新。一系列難題,譬如灌溉、飲用、江淮航運、巢湖水質與淮河水生態環境改善等等,迎來了解題的時刻。

江水由南向北,跨原野,穿城鎮,過村庄,翻越江淮分水嶺,最后湯湯注入淮河。自《尚書·禹貢》起,到《史記·河渠書》和諸多史書中的“地理志”,再到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諸多山川地理著作,哪一個作者會想到,水竟然會往高處流?長江中下游的江水,能翻山越嶺行走七百多公裡,匯入淮河?

水鳥在水面盤桓起落,從容捕魚。依稀看見鳥群裡有白鷺、豆雁、鵜鶘、斑嘴鴨。這些鳥兒是從巢湖飛來?從瓦埠湖飛來?從長江飛來?還是原本就棲息在肥西本地?

若是身生兩翼,化作飛鳥升空俯瞰,萬裡長江、千裡淮河與引江濟淮工程七百余公裡河道,略似一個碩大的“工”字。上面一橫是淮河,下面一橫是長江,中間一豎是引江濟淮工程。

建在安徽中南部的兩座泵站,也即無為市境內的鳳凰頸泵站和樅陽縣境內的樅陽泵站,像兩個龍嘴,把長江之水吸入腹中,又吞吐出來,提升水位,然后分別經由兆西河線路和菜子湖線路,輸送到巢湖。這一段引江水到巢湖,謂之“引江濟巢段”。建在皖中的派河口泵站和蜀山泵站,先后兩次提水,把江水引入瓦埠湖。這一段溝通長江和淮河,謂之“江淮溝通段”,安徽人又稱之為“江淮大運河”。建在皖北和河南省境內的八座泵站,接力提水八次,最終讓江水自然流進淮河。這一段謂之“江水北送段”。整個引江濟淮工程,江水被抬高近四十米,輸水線路總長七百余公裡,惠及安徽、河南兩省數千萬人。

開挖一條大運河,溝通長江與淮河兩大水系,並非今人才有的奇思妙想,古人早就有此宏圖大志。在派河口水上服務區,合肥民俗文化研究者王老師告訴我,三國時曹操為攻打東吳,曾下令將士開挖江淮大運河,用來輸送士兵、兵器和糧草。開挖之處位於江淮分水嶺一側的雞鳴山。誰知在開挖過程中,土方“日挖一丈,夜長八尺”。也就是說,白天挖好的河渠,一夜之后又基本恢復了原樣。反反復復多次,工程隻好停工,留下曹操河這一遺跡。曹操河遺跡在今天的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境內,千年滄桑之后,還剩下一條近八公裡長的旱河。

曹操河雖然未能開挖成功,但安徽、河南兩省人民溝通江淮的願望持續至今,直到引江濟淮工程順利竣工,終於圓了這一千年夢想。長江之水通過各級樞紐和水道,在江淮之間奔涌。江水所經之處,福祉隨之而來。

在肥西縣上派鎮,路遇一位從安慶嫁到這裡的女士,正帶著孩子在運河邊散步。她滿面春風地告訴我,以前他們家喝的是地下水,燒水時水壺裡起一層水鹼,水的味道有些苦澀,一直很不習慣。如今,在一百多公裡之外,她喝到了來自長江的家鄉水。家鄉的水又清亮又甘甜,還可以慰藉思鄉之情。

同行一位來自亳州的朋友說,以前,地處皖北平原的亳州,人均水資源緊缺,地下水超採嚴重,市中心水資源供需矛盾尤其突出。過去他家裡經常停水,洗一次澡要攢幾天的水。自幾年前引江濟淮亳州供水段試通水之后,江水由西淝河、茨淮新河北上,注入城南調蓄水庫,解決了當地的供水矛盾,也有效遏制了地下水位的持續下降,改善了生態環境。皖北平原上一望無際的麥田,再也不愁灌溉。

引江水入淮河,讓水往高處流,工程十分浩大,更是想象力、創造力、經濟實力、建造技藝的完美結合。我以為,正如那個“工”字,引江濟淮工程也是現代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肥西的作家朋友多次邀請我去看一看引江濟淮工程,特別是看一看江淮大運河。他的語氣是極自豪的。肥西我到過多次,住過煙水迷蒙的三河古鎮,看過麻櫟森森的紫蓬山,欣賞過山南鎮長庄村的十裡風荷,在春秋時期吳楚鵲渚之戰的古戰場聽過廬劇……但當我站在派河口泵站跟前,遠遠望那一台锃亮的“鋼琴”,望見浩渺無盡的江水,確實有些暈眩。當天下午,在高店鄉,望見引江濟淮淠河總干渠這世界第一大跨度鋼結構渡槽,從江淮大運河上方凌空而過,並與之成十字交叉,望見眼底的那一渠水,在夕陽下綠如古玉佩,心間的震撼,豈是一個驚字了得。

老子說水“幾於道”,管子說水是“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人類史也是一部逐水、治水、與水和諧共生的歷史。植物也是如此,遇水滋茂,離水枯槁。《詩經》裡的草木,“蒹葭蒼蒼”也好,“綠竹猗猗”也好,“採採卷耳”也好,它們水汽氤氳,枝葉欣欣,全然是今日江南的氣息,寫的卻是中原風物。商周時代的中原,氣候潤澤,並不似今天這般干燥。而今,江水福澤皖中、皖北和中原,讓缺水的千裡平原變成類似江南的魚米之鄉。

夜裡,在繁華如都市的肥西縣城漫步。四十年前,這裡還素有貧苦之名。想到而今的肥西縣,多年蟬聯全國百強縣。感慨系之。

轉過街角,清幽月色之下,我忽然聽見汽笛嗚嗚而鳴。江淮大運河上,一艘夜航巨輪正好駛過肥西。

(責編:關飛、常國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