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沿長江看岸電⑥:郵輪靠岸 綠電入港

2024年02月05日10:49 | 來源:國家電網
小字號

2月1日,隨著一聲汽笛聲響起,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從長江沿岸上海吳淞口郵輪港啟航。在郵輪靠港期間,國網上海市北供電公司岸電運維人員仔細核查岸電設施與郵輪的匹配情況,為在吳淞郵輪港建設第二個泊位岸電作准備。“愛達·魔都號”使用綠色岸電后,預計每年可節省燃油860噸,減少碳排放2700噸。

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在吳淞口郵輪港停靠

長江孕育了綿延數千年的華夏文明,巨大的水系不僅滋養了周邊的土地,也為上海航運業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自然條件。去年,上海提出到2035年打造成為國際一流郵輪樞紐港,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在吳淞國際郵輪碼頭開展岸基供電試點建設,建成了一套變頻變壓岸電電源系統,為“藍夢之星”號、“招商維京”號等郵輪停泊全程供電。

吳淞國際郵輪碼頭岸電系統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變頻變壓岸電系統,也是亞洲首套郵輪岸電系統,已建成1套1.6萬千伏安三相高壓一體化岸電電源設備、2套高壓岸電插座箱和1套監控系統。在滿負荷運行下,該岸電系統將大量清潔電能供給港口停泊的郵輪,每年可替代電量366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3.6萬噸。

國網上海市北供電公司員工服務“愛達·魔都號”啟航

位於長江支流黃浦江沿岸的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是亞洲數一數二的郵輪停靠基地,最多可同時停靠3艘7萬噸級的豪華郵輪,年通過能力高達100萬人次。國網上海電力全力支撐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岸電改造工程,推動綠色港口建設,協同各方解決河濱建設中遇到的河岸土質、錨地接電、水位落差、斜坡距離等技術難題,保障岸電項目順利投運。

該項目已建成10千伏配電間一座,配置岸電箱16台,輸出容量達到1990千瓦,可滿足郵輪、游覽船、小型游艇、引航船等船舶靠港接電,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9607噸。

為提升岸電作業效率,該公司創新應用綠電“二維碼”智能移動平台,配置岸電監控管理系統“岸電雲網”,推動綠色岸電智能發展。

國網上海市區供電公司員工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檢查調試船舶岸電系統

國網上海電力把握綠色港口發展機遇,推進“兩縱一橫”港口岸電建設運營,並在蘇州河沿岸和大治河沿岸等內河流域部署岸電系統,助力上海“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底,該公司已建設岸電設施109套,總容量2.2萬千伏安,累計為15個碼頭供應岸電269.92萬千瓦時。未來,國網上海電力將繼續在綠色港口建設中爭當排頭兵,為長江綠色經濟帶發展保駕護航。

(責編:劉穎、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