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紅色物業”解鎖社區治理“新密碼”
近年來,蕭縣積極探索社區治理與物業管理有機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紅色物業”,通過強化制度保障、引導全員參與、倡導共治共享,全面有效提升社區治理效能。
強化制度保障,構建基層治理新模式。在19個社區探索黨組織領辦物業,推動社區“兩委”成員和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黨員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打通物業服務企業與社區管理壁壘,確保黨組織的工作觸角有效延伸到物業服務管理“末梢”。構建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定期聽取民情民意、協商解決物業難題、接受居民群眾監督,引導廣大居民有序參與小區治理。
引導全員參與,匯聚基層治理新力量。從社區居民中擇優選聘政治素質較高、服務意識較強、熟悉社區情況、有一定管理經驗的黨員擔任物業經理,在小區分別設立安全保衛、樓道管理、環境衛生、交通疏導、工程維修等五類“管家”,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管理體系。結合老舊小區實際,整合網格黨支部、小區志願者、黨員中心戶等力量,組建志願服務隊54支,共同維護小區良好環境。
倡導共治共享,實現基層治理新成效。聚焦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制定《關於推廣“紅色議事廳”議事協商制度的實施方案》,建立“1+6+N”制度體系。以群眾急難愁盼、基層亟待破解等共性難題為導向,通過“紅色議事廳”召集各方溝通交流、議事商討,推動群眾訴求、物業難題等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按照“小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模式,推動鄉鎮(街道)領導班子、社區小區黨員、“紅管家”志願服務隊、物業從業人員、新就業群體、社會組織志願者等向小區下沉,及時收集居民訴求問題,協助開展排查整治等工作。今年以來,共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環境衛生整治、電動車亂停亂放治理等活動120余次。(拂曉報 王司陽 鄭佳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