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你所不知的滁州②|被遺忘600多年的北京故宮“藍本”

人民網記者 李闊 周坤
2023年12月21日08:1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一曲鳳陽花鼓,傳遍大江南北,也唱出了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一段令人驕傲的歷史。

鳳陽的“好”,好在哪?

有人說,這裡誕生了明太祖朱元璋,成為大明王朝的搖籃﹔也有人說,這裡是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小崗村“18枚紅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標簽,還有一個鮮為人知,曾被湮沒600多年的文化瑰寶。

它的樣貌,被稱為北京故宮“藍本”,為“明初三都之首”﹔它的發現,被評為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它的價值,填補了我國古代都城制度研究的多項學術空白……

它就是,鳳陽縣的明中都遺址。

俯瞰明中都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俯瞰明中都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一座“集大成者”的都城

在淮河南岸、鳳陽老縣城和政務新區之間的一片高地上,便是明中都遺址。曾經矗立在此的宏大城闕、巍峨宮殿,早已化為煙雲。

但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一個個重見天日的巨型石礎、一段段精心設計的道路水網、一塊塊巧奪天工的精美石刻,向世人展示著這座600多年前“未完成”都城的恢弘氣勢。

600多年前,淮河南岸,一座宏偉都城正在全力營建。“中都豐鎬遺,宮闕兩京陟。千裡廓王畿,八屯拱宸極。”這首詩正是明中都當年盛況的寫照。 然而,歷史在鳳陽開了個玩笑。

據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主任郭如亮介紹,洪武八年,在“功將完成”時,朱元璋又以“勞費”為由,罷建中都,隨后改南京為都城。中都城自此被世人遺忘了600多年,同時也留下了眾多待解之謎。

俯瞰明中都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俯瞰明中都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雖未完成,但明中都大體輪廓已然形成,城垣、宮殿、壇廟、公侯宅第等多數遺址留存至今,構成了龐大的明中都遺址群。

自2015年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故宮博物院、山東大學等合作,對明中都遺址進行了持續、系統地發掘。2021年,明中都遺址入選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郭如亮稱,經過多年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完整揭露出明中都前朝區正殿的建筑布局,其總體呈現“工”字形,由前殿、后殿和穿堂組成,填補了明清都城宮殿考古空白。

此外,明中都承天門遺址“明三暗五”的門道布局,是北京“天安門”五門道的雛形。“可以說,明中都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承前啟后的集大成者。”郭如亮總結說。

俯瞰明中都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俯瞰明中都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一張“重新擦亮”的名片

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來”。如何科學有效地對明中都遺址進行保護展示,延續歷史文脈,是鳳陽縣目前面臨的一道必答題。

為此,鳳陽縣嚴格按照文物保護規劃,對《鳳陽縣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年)》進行調整,提出“一座中都城、鳳陽城市魂”的城市總體規劃理念,潛心擦亮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品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走在明中都遺址周圍幾公裡范圍內,都很難看到高層建筑。

這是因為,鳳陽縣所有的城市建筑都考慮到中都城因素而建,規定所有新建的建筑物、構筑物的體量、高度、外觀和使用性質,都要與中都城和諧相融。並且根據距離中都城遠近不同,分別限高9米、12米和24米。

明中都遺址發現的皇城遺跡。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明中都遺址發現的皇城遺跡。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容積率,限制了城市地產項目的發展,據測算損失約50億元,但卻提升了中都城在鳳陽城建中的文化核心價值。”郭如亮說。

由此可見,“一座中都城、鳳陽城市魂”,絕不僅僅是宣傳的噱頭,而是行動的指南。

建設洪武門、恢復大明門、建成鐘樓文化廣場……一系列標志性保護展示工程,再現了600多年前的皇城氣象,成為游客青睞的文化新地標。

正在進行發掘的明中都遺址。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明中都遺址。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一條“串珠成鏈”的風景道

作為人文薈萃、底蘊深厚的文化名城,滁州除了明中都遺址,還有醉翁亭、清流關、吳敬梓故居等眾多文物資源,它們如同一顆顆“珍珠”散布全市。那麼如何把這些文物“串珠成鏈”,實現文旅融合發展?

從2019年下半年起,滁州市啟動“江淮分水嶺嶺脊生態旅游帶”建設工程,打造了近500公裡江淮分水嶺風景道,跨聯8個縣(市、區)30多個鄉鎮100多個村。

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就像一條綠色項鏈,將沿線各類景點、產業串珠成鏈、連線成片,形成了高品質的文旅“景點群”,充分發揮其文物資源優勢,進而轉化為文旅發展優勢。

驅車沿著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可以在琅琊山文嶺段感受蔚然深秀、曲徑通幽﹔可以到定遠—鳳陽龍嶺段領略丹霞赤壁、大明文化﹔可以去明光軍嶺段觀賞湖光山色、無際草原﹔來全椒慢嶺段品味田園秀色、靜謐時光……

據滁州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至2024年,滁州市風景道重點區域擬實施項目560個。預計到2024年,風景道沿線重點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5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3萬元。

由此可見,現在的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不僅是一條景觀道、休閑道,更成為了一條產業道、振興道。

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一時游”到“四季游”、從“一業旺”到“多業旺”,滁州江淮分水嶺風景道讓更多游客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看得清、進得暢、停得下、玩得好、留得住。

相關閱讀:

你所不知的滁州

你所不知的滁州①|“千億產業”背后的“一粒砂”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