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蕪湖

修復記

2023年12月27日17:02 | 來源:蕪湖日報
小字號

老建筑是歷史文化的“記錄本”,承載時代記憶,蘊藏著地域文化的靈魂。蕪湖有文字記錄的歷史2500多年,2500多年的發展史,也是2500多年的建筑史。作為社會生活和科技藝術載體的建筑,被2500多年的時間、風雨、兵燹改寫,發生在建筑裡的滄海桑田,建筑本身的滄海桑田,更多封存進泛黃的冊頁裡。當文化建設成為一道時代命題,它們的傾圮觸目驚心。

荒蕪在時間深處的廢墟,是無法彌補的遺憾﹔自然風化或因隨意使用、肆意搭建導致的破壞,亟須騰空置換、保護修繕。這是一條漫長的路,蕪湖走了很多年。

20世紀80年代開始,蕪湖著手老建筑修復﹔2012年,明確推出“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發掘整理百年以上建筑遺存,分批保護、修繕、開發、利用﹔2021年,蕪湖市委、市政府《關於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繼續要求:“保護和利用好古建筑,啟動蕪湖古城二期建設,系統實施‘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挖掘西式古建筑和古街的文化內涵,激活‘蕪湖記憶’。”2023年,蕪湖公布《蕪湖市歷史建筑保護圖則(第一、二批)》(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進一步加強對歷史建筑的保護管理及合理利用。

作為長江流域著名的傳統商埠、歷史古城,蕪湖有一批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老建筑,主要包括西洋風格建筑、徽派風格建筑、近現代重要史跡等。達到文物保護單位認定標准的文物建筑80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有保護價值但沒有達到文保單位認定標准的歷史建筑43處﹔此外還有縣級文保單位117處。借助上級部門的專項資金支持、“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實施、蕪湖古城改造等項目推動,蕪湖主要文物建筑的修復利用率已超過50%。

對老建筑的重視,體現出一座城市的文化深度,也展現出城市建設者、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文化情懷。

晨曦·老蕪湖海關大樓

早晨在十裡江灣公園步道慢跑或遛一圈,已經成為一些蕪湖人的習慣。步道北端矗立著一座標志性建筑——老蕪湖海關大樓,朝陽將金色的光芒鍍上大樓赭紅色身影,這座百年前的西洋風格建筑,呈現出蕪湖人熟悉的油畫質感。

大樓最佳觀景點在二層。西面可見浩浩江流不息奔涌﹔東面是草木環繞的江岸小廣場,晨練的人匆匆跑過,大媽們在音樂聲中起舞,這一幕蕪湖人司空見慣。

還記得20多年前,作為報紙編輯,我曾走進海關大樓,找長江航道處航標段的一位作者。一樓顯然是生活用房,被切割成數個家庭小區域,擁擠嘈雜。踩著吱嘎作響的木樓梯到二樓辦公區,樓道昏暗,地板斑駁,牆壁上到處是灰塵、水漬和涂鴉。作者是位中年人,他拎著鐵殼水瓶“咚咚咚”下樓去打開水,他家就住一樓。

1876年,《煙台條約》簽訂,蕪湖被辟為通商口岸,設立海關對外開埠。長江巨埠的天然優勢加持,貿易迅速發展,原來租住的民房無法滿足辦公需要,1916年海關大樓動工修建,1919年投入使用。從《蕪湖舊海關房產地盤圖》可見,如今的海關大樓是關廨,即辦公樓,佔地面積497平方米,坐東朝西,由兩層主樓五層塔樓組成,歐洲新古典主義外廊式建筑風格,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近代海關建筑。還曾建有巡江勤務房、未婚關員宿舍、已婚檢貨員宿舍、碼頭房、水手臥房、堆棧、足球場等,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現已不存。

蕪湖海關於1938年閉關。1946年裁撤。1949年后大樓歸長江蕪湖航道處使用,直到2004年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省保單位。其后,又經歷了幾次變更,產權現歸屬大樓所在地蕪湖市鏡湖區政府。作為第一批實施“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的建筑,大樓內部逐步騰空,外部搭建拆除,進行局部維修。2019年老蕪湖海關大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保單位。今年4月啟動整體維修,8月維修結束,經文保部門驗收合格。

修復后的大樓滄桑中彌漫出重生的氣息。外立面風化磚塊已置換。屋頂進行了翻新,紅色瓦楞鐵皮替換成紅色鋼瓦,外觀如昔,更堅固防雨。地板修補打蠟,牆壁出新,蒙塵積垢的老式壁爐被清理出來,年代感十足。很多地方變了,似乎又沒有變。我在樓裡盤桓,從一個窗口到另一個窗口,從一扇門到另一扇門,感受著時間的流動和靜止。

現在的老蕪湖海關大樓成為十裡江灣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新的時代故事裡。

蕪湖市文保中心主任汪天友說,修復老建筑,一方面是保持或者通過修繕恢復建筑的原貌,另一方面要讓建筑在開發利用中找到最為適合的定位。解決作為遺產的建筑“昨天、今天、明天”的系統問題,考慮“保護”“利用”“延續”的平衡。市文物部門會同鏡湖區政府創意推進大樓開放。一樓定位城市文化客廳,兼具城市書房、人文會客廳、臨展、露天休閑等功能。二樓作為公益型博物館、近代開埠史館,兼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

老蕪湖海關大樓是蕪湖西洋風格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開埠后,英法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進入蕪湖,建造了一批西洋風格建筑,包括行政辦公、宗教、學校、醫院、商貿等共21處38棟建筑,已核定公布為文保單位29棟,根據《蕪湖市主城區優秀文物建筑分布示意圖》顯示,主要位於范羅山、雨耕山等濱江沿線,是目前安徽省保存最多、體量最大、規格最全、最具典型的西洋風格文物建筑群。

“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旨在保護和利用百年以上建筑遺存,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促進市民對城市的文化歸屬感和自豪感。國保單位英駐蕪領事官邸和內思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舊址均位於雨耕山,經蕪湖市政府批准,由蕪湖市雨耕山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打造中國雨耕山酒文化創意產業園。經過對兩座建筑歷時2年多的修繕,於2014年建成開放。

范羅山上同為國保單位的英駐蕪領事署、洋員幫辦樓、總稅務司公所舊址定位為蕪湖城市國際客廳,正在進行整體打造。另一座國保單位蕪湖聖母院舊址從1951年作為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使用64年,2015年第一人民醫院搬遷,2021年蕪湖聖母院舊址整體進行維修,今年已通過竣工驗收,定位為蕪湖城市醫養創新中心。

蕪湖的西洋風格建筑打著深刻的時代烙印,保留了數代蕪湖人的生活痕跡,是城市歷史背景的一部分。修復計劃連點成線,將時間和記憶留存下來。

午后·皖江中學堂

安徽師范大學赭山校區位於蕪湖市中心大赭山下。順著后山林間小路拾級而上,落葉滿階,在腳下簌簌作響。入冬后的蕪湖,輕寒裡漸漸金黃赭紅。

山頂坐落著安師大音樂學院,樂聲陣陣,學生們的身影掩映在樹影婆娑中。駐足半山腰,一棟白牆黛瓦的徽派風格建筑映入眼帘,這便是修繕后的皖江中學堂,即省立第五中學。

推開鐵柵門,抬頭可見匾額上“皖江中學堂”五個燙金大字。整座建筑依山而建,雖是平房,卻疏朗恢宏。堅實的廊柱、雅致的拱門、鏤空的窗戶,按照原來的建筑風格修繕一新,庄重中透著古色古香。原蕪湖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師、高級建筑師葛立三介紹,現存校舍是磚木結構的三進院落四進建筑,建筑風格延續,文化脈絡清晰,不失為一組優秀的近代教育建筑群。

我曾多次路過皖江中學堂舊址,2021年《蕪湖日報》策劃“紅色足跡——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報道,更是數次走進這座“蕪湖近代革命人才的搖籃”採訪。記憶中外牆爬滿藤蔓,屋頂小瓦覆蓋積年的殘枝枯葉,柱、窗木結構腐朽斷裂,地面坑窪,內牆石灰剝落,露出青磚,甚至有牆體傾斜。裡面有人居住、進出,幾隻花貓懶洋洋躺在門口。草木無言,昔日的崢嶸歲月仿佛如煙散去。

皖江中學堂前身是始建於1765年的中江書院。蕪湖是安徽革命運動的策源地之一,近代以來,文人聚集,文化興盛,思想活躍,以蕪湖為中心的“皖江文化圈”迅速拓展,也就有了以“皖江”為名的建筑、活動。1903年中江書院更名皖江中學堂,開蕪湖官辦中學之先。1914年更名省立第五中學,是安徽省開辦最早的省立中學之一。

作為中國早期新文化運動萌發地,這座看上去並不煊赫的老房子曾經與一些重要人物產生交集。1904年陳獨秀來蕪湖從事革命活動,曾執教於此,教育家嚴復1905年擔任皖江中學堂監督(即校長),劉希平、高語罕等也曾在此任教,蔣光慈、吳組緗等曾在此就讀,惲代英曾來此演講。皖江中學堂一度被譽為“安徽的北大”。

1949年省立第五中學更名蕪湖市立中學,1952年更名安徽省蕪湖第一中學。1953年,一中遷走,原址移交安師大管理,后成為員工宿舍。日晒雨淋、煙熏火燎,這座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老建筑漸趨破敗,隱患叢生。

2005年,蕪湖市政府公布皖江中學堂暨省立第五中學舊址為市保單位,2019年省政府公布為省保單位。為消除安全隱患,促進革命文物保護,2020年,皖江中學堂內居住多年的住戶陸續遷出。由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安徽師范大學等出資,修繕工程於2021年動工,歷時一年完工。

在冬日暖陽下,午后寂靜裡,廊柱和窗櫺仿佛還散發著木香,遙想百年前這裡書聲琅琅、人影憧憧,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穿過歲月風雨再一次被更新、凝鑄。

因為起步較早,發展較快,蕪湖工商業發達,建有一批打著近現代社會經濟深刻烙印的建筑。1897年,民族工業家章維藩依托蕪湖米市創辦益新公司,從事面粉加工,標志著安徽近代工業的萌芽。廠房建在青弋江畔大礱坊,佔地面積293平方米,還建有庫房等其他輔助用房,總體屬中西合璧建筑風格。廠房一直使用到1994年,因老化閑置,其他輔助用房已拆毀。2012年益新面粉廠舊址被蕪湖市政府公布為市保單位,2013年啟動保護與利用工程,大礱坊科技文化園應運而生。整個園區以益新面粉廠舊址為核心,按當年面貌原址重建庫房等其他6幢建筑。

園區現入駐企業80余戶,形成以工業設計、互聯網信息、生物醫藥、數字創意為主的新業態。蕪湖近代工業出發點的益新面粉廠,又站在了新時代的創業起點上。

今年6月9日,蕪湖市舉行“老船廠·智慧港”項目開工儀式。該項目以蕪湖保存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遺址之一蕪湖造船廠為核心,由國企蕪湖濱江文旅公司負責開發建設蕪湖百年船舶工業歷史珍藏館和文創產業園,同步啟動主城區自然歷史文化節點更新改造。

作為“長江巨埠、皖之中堅”,蕪湖有價值有意義的近現代建筑留存豐富,不同時期的老建筑以飽經風雨的滄桑與堅韌,見証著時代履痕,它們的開發利用,是饋贈給當代社會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財富。

夜色·蕪湖古城

夜色,在蕪湖古城裡被燈光和人影稀釋,周末舞台鑼鼓二胡鏗鏘婉轉。仿佛倏忽之間,這裡從杯盤草草燈火可親的居家變成熙熙攘攘酒暖燈紅的鬧市。

漫步蕪湖古城,蟄伏的記憶清晰起來。2008年初夏,我走進改造前最后的古城,採訪84歲的李世珍老人。古城擁擠混亂,青石板路被兩邊民居蠶食成逼仄的一條,封火牆和雕花屋檐殘缺黯淡,隨處可見破損和坍塌。儒林街盡頭,高大的木門隻剩門框,李世珍一個人守著空宅,守著斷磚殘瓦和積年塵垢。從寄居舅父家的外甥女,到舅父的小兒媳,到母親、奶奶,李世珍在這裡住了77年。現在老一輩不在了,小一輩搬走了,有的去了外地,留在蕪湖的也在古城外安家。“他們嫌這裡太破,一下雨到處漏,每天要倒馬桶,出租車都開不進來。”老人說。

古城的凋敝像一場狂歡后遺留下滿地狼藉。

作為蕪湖城脈、商脈、文脈發源地,蕪湖古城北宋時期奠定北朝、南市、東廟、西居城市模式,逐漸發展為蕪湖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到開埠,市區向外延伸至青弋江南和長江沿線,蕪湖古城逐步淡出主城區位置。

隨著古城基礎設施嚴重老化,老房子隱患迭出,社會上下呼吁改造之聲越來越強烈。市委、市政府幾經籌劃,2008年蕪湖市古城改造項目辦公室牽頭啟動古城改造,之前之后,先后有2003年、2012年、2014年、2018年數個規劃版本,可謂篳路藍縷。

作為長江南建制完整的一座城央古城,蕪湖古城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

古城改造專家組成員、蕪湖籍著名美術家應天齊堅持:“復建、重建、保護、再生就是古城改造的原則,保護原有的建筑,創造新的元素,但要根據古城文化的元素和歷史的沿革來進行創造。”對於蕪湖人來說,古城改造既不是推倒重建,也不是修舊如舊,而是在修復的同時保存蕪湖記憶、傳承蕪湖文脈。黃山文旅2014年對接古城項目,按照原來的街巷肌理,以“一城兩街六區十景”的規劃,在原址復建423畝的蕪湖古城。

根據《蕪湖市主城區優秀文物建筑分布示意圖》顯示,古城片區花街、薪市街、南門灣、南正街和東內街、蕭家巷、儒林街兩條歷史文化街區,56處文物建筑。

黃山文旅蕪湖古城負責人李加一說,為了盡量保留古城風貌,黃山文旅邀請資深建筑專家,在全國各地找尋古建材料,召集上百位經驗豐富的老匠人按照原來建制進行修復,保存下76棟集合了明末、清初、民國多種風格的老建筑。目前主街上老建筑已出租。遠離主街的老建筑,李加一介紹正在著手引進高端民宿、大師工作室等相對安靜的業態,充分保留老建筑形態。

從當年5000多戶住戶一一遷出,到現在近300家商家一一引進,同時一座又一座老蕪湖人記憶中的建筑涅槃而出,喚醒人們心中遙遠的回憶。

位於古城東南隅的文廟,初建於北宋,屢建屢毀,正殿大成殿是省保單位,由市重點辦負責修繕。修繕已至尾聲,飛揚的塵埃落定后,大成殿靜默神秘凝重,它是蕪湖人心中地域文化高地。

文廟附近重建了古城政治活動中心衙署。蕪湖衙署始建於北宋,沿用至清代,早已坍塌廢棄,但是衙署前門保留至今,是省保單位。旁邊原址再建城隍廟。蕪湖城隍廟始建於239年,是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城隍廟,故有“蕪湖城隍,天下第一”之稱。我還記得2008年大雪,老城隍廟屋檐被壓垮,半挂下來,香爐傾覆,香灰洒在白雪上異常醒目。

這三處建筑計劃2024年春節前后修復完成,向公眾開放。昔日的蕪湖古城,一應社會生活包括宗教風俗建筑俱全,今天的古城,通過修舊如舊和建新如故,正在一步步完成蕪湖人的心理溯源。

佔川書局是古城網紅打卡點,夜色中依然有人在門口拍照。書局前身是薪市街上一座百年老建筑,即老蕪湖人口中的清末官府。2018年初,清末官府最后一批住戶遷走,經過3年修繕,2021年蕪湖市第一家民營蕪湖書房·佔川書局對外開放。書香在老建筑中沉澱,在古城中綿延。

修復,在修繕,也在復活,通過當下轉化“活”起來,承載城市更多的發展與可能,成為文化軟實力。蕪湖古城2020年12月31日正式開放,2022年全年客流量600萬人次,今年已實現客流量800萬人次。蕪湖古城,是老蕪湖人心中解不開的情結,也正在成為新蕪湖人探尋蕪湖歷史、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地方。

夜色彌漫,從老建筑影影綽綽的剪影裡,感受沿著時間脈絡涌來的記憶。這個曾經蕪湖的核心,我確信,依然是蕪湖歷史文化的根基所在,依然流動著老蕪湖的鄉愁。

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老城區裡,一街一巷都可能承載著歷史﹔老建筑中,一磚一瓦都可能寫滿了故事。一旦損毀,建筑本身及其所承載的豐富歷史文化信息不復存在,與之連接的鄉愁鄉韻、文化情感也將無所依附漸漸消失。修復,是撿拾記憶的碎片,拼接歷史畫卷,也是沿著時間上溯,清晰埋藏在風雨和歲月深處的草蛇灰線,抵達文化的源頭和精神的原鄉。

今年12月,包括老蕪湖海關大樓在內的蕪湖市12個文物保護項目獲國保資金支持2937萬元,再度為蕪湖市的老建筑修復注入能量。建筑的命運,也折射出文化的命運。通過保護修繕建筑本體,恢復建筑生機和活力,深度挖掘建筑的時代價值,傳承延續建筑的文化資源,走出可持續保護利用之路,實現老建筑與現代社會相融相生這一文化的時代使命。

人民城市建設步履不停,老建筑修復的每一步都是為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喚醒一磚一瓦,復蘇百年千年。(記者 唐玉霞 田琦 付君蘭)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