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廣德:“海水”裡玩轉“魚菜共生”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2023年12月17日11:4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農活不沾土……光聽上去,就讓人耳目一新。

在廣德市盧村鄉甘溪村,就有這麼一個人工調配海水的養殖基地,不論是魚蝦養殖,還是時蔬、綠植種植,均在溫室大棚裡完成,一年四季,月月有菜摘,季季有魚吃。

走進溫室大棚,除了體感溫度明顯高於室外之外,立體管道水培架上青翠欲滴的吊籃、綠蘿,水泥池子裡暢快游玩的南美白對蝦、羅非魚,生機勃勃,看上一眼就打破了人們對傳統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固有模式。

眼看記者滿臉疑惑,基地項目負責人賴家齊饒有興致地介紹起來:“聽過稻蝦共作、稻鱉共養,我們是‘魚菜共生’,生產出來的魚蝦和蔬菜,不僅品質好,而且還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那麼,“魚菜共生”是怎樣的一種種養模式?賴家齊娓娓道來:“通過水循環系統,將養魚產生的廢水,轉化為蔬菜綠植生長所需的‘營養液’,實現魚肥水、菜淨水、水養魚的生態模式,無污染、零排放。”

“但有別於普通的‘魚菜共生’,我們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看著大棚裡的潺潺流水,賴家齊賣起了關子:不同就在於用的是海水養殖。

這麼一聽,記者就更加好奇了,明明不臨海,哪來的海水養殖?答案就是人工調配。“水源是當家塘壩水,經過調配把水質含鹽度控制在一定比例,然后通過蝦苗馴養慢慢淡化,說到底就是讓南美白對蝦適應淡化的調配海水。”

其實,海水養殖項目的初衷,就是提升產出率,提高附加值。賴家齊以養殖的南美白對蝦為例,市場價格在25元/斤,但是通過人工調配海水養殖出來的可以賣到45元/斤,加上“魚菜共生”的生態種養模式,品質沒得挑。

據介紹,果蔬魚智慧工廠溫室大棚面積近8000平方米,是目前安徽省最大的單棟現代恆溫農業工廠。

繞上一圈,溫室裡不僅有魚菜共生、無土栽培和花卉種植區,還配有水肥一體化系統。智慧工廠的“智慧”二字體現在哪?為建設好海水養殖項目,添置了不少智能化設備,智能傳感器和攝像頭可實時監測溫室內的溫度、光照、二氧化碳、PH值等信息參數,不僅為植物和水產養殖提供一個最適應的生長條件,也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魚菜共生”將養殖與栽培兩種原本不同的技術,通過巧妙的設計實現協同共生,打造出“一水雙收”的效果。除了養殖南美白對蝦,還有羅非魚、石斑魚、銀鱈魚等六七個品種,無土栽培的時蔬有番茄,有辣椒,還有黃瓜。

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的張磊,此前一直從事四大家魚的養殖,前些年從江蘇回來老家廣德,一頭就扎進了海水養殖基地。“當下季節,蝦苗尚小,最關鍵的就是疾病防控。利用搭載的水產養殖智能系統,溶氧、PH值、氨氮等數據都能一目了然,為水環境的優化提供了依據。”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養殖出來的羅非魚,可以直接做刺身。”張磊之所以信心十足,正是因為養殖水質有保障。

“‘智慧+循環+設施’農業項目引領了現代農業新時尚,未來,我們將在養好魚蝦、種好時蔬的基礎上,積極拓寬產品銷路,爭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也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賴家齊如是說。

(責編:劉穎、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