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新征程·江淮行︱產城融合示范區的“肥西路徑”

陶偉
2023年12月05日15:0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安徽省肥西縣再添重量級榮譽。

11月8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3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要素對接大會上,肥西縣被授予首批“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放眼長三角,也僅有十個縣(區)獲此榮譽。

在強者如林的長三角,贏得產城融合示范區的稱號,肥西縣何以實至名歸?

事實上,置身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背景,迎接“安徽第一縣”的是城市成長外部性的雙重影響——既可吸納先發地區的外溢紅利,又需從更為激烈的區域競合中重構優勢。

航拍中派片區。魯傳龍攝

航拍中派片區。魯傳龍攝

2021年起,剛剛躋身“千億縣”的肥西未雨綢繆,一手錨定新能源全產業鏈、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三大戰新產業,一手重點打造“三區一帶”新城片區,以“產”與“城”的雙輪驅動,重構區域競爭的地區優勢。

作為肥西縣三大新片區之一,“以綠為谷,依骨凝核”的中派片區,以蓬萊路生態廊道為軸,東側布局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全鏈條產業集群制造基地,西側聚落高起點規劃打造的高端城市社區組團,著力實現高端產業與高品質城市的深度融合。

短短兩年,該片區高定位城市能級不斷吞吐:產業上,華霆動力、均勝安全、大眾一汽、偉瑞科等一眾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頭部企業落地生根……城市裡,2100畝綜合“農園”含苞待放,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入駐開診,合肥八中銘傳高中等名校資源集聚成勢……

后千億時代,肥西正以這片“汽”派、“詩”派、優派的產城融合新興地,回應建設合肥主城西南新中心的目標定位。

“汽”派——關鍵詞“產”

49.3%!

今年上半年,肥西汽車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速度驚人。同期,肥西汽車產業總產值佔該縣規上工業產值的21.6%。

躍動的數字,縮影著肥西“汽”派的產業圖景。當前,肥西縣圍繞整車項目發展為主導,落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頭部企業,延鏈、補鏈、強鏈,配套產品涉及數十個系列、近千個品種。

近年來,安徽省堅持把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合肥市也重倉新能源汽車賽道,加速打造國際新能源汽車之都。

作為安徽縣域經濟排頭兵,“十四五”期間,肥西搶抓省、市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機遇,提出打造千億規模新能源汽車全鏈條集群。

寧波華翔生產車間。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寧波華翔生產車間。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肥西縣聚集新能源汽車下游產業鏈企業近100家,涵蓋新能源汽車及“三電”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總投資超600億,滿產產值近2000億。

而作為肥西新能源汽車全鏈條產業集群的主要集中地,中派片區還聚集華霆動力、均勝安全、大眾一汽、偉瑞科、一汽富晟、安道拓等全球和國內龍頭投資落戶。

此外,中派產業布局不唯新能源汽車產業。片區深圳路兩側,復旦兒科安徽醫院、省胸科醫院、省疾控中心、安醫大新校區、健康服務谷等大健康產業依次布局。

新能源汽車產業疊加大健康產業,肥西三大戰新產業佔其二。根據肥西規劃,未來,中派的經濟體量將佔整個肥西的40%。

對肥西而言,放大新建城區的后發優勢,篤定參與地域核心產業分工,招大引強產業鏈核心企業,以產興城,由產聚人,力圖實現錯位發展。一定意義上,這是肥西產城融合發展的最強競爭力。

“詩”派——關鍵詞“城”

城為人而建。然而,什麼樣的城市更為人所待?

“綠”是肥西給出的答案。“以綠為谷,依骨凝核”。這叢綠意是中派片區的最強底色。

這裡,一片佔地2100畝“大型農園”——派園正呼之欲出。這片集農事體驗、科普研學、觀光旅游等為一體的城市生態新地標,有望於今年底就為合肥鋪陳一抹農趣的繽紛色彩。

派園一角。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派園一角。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事實上,在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的大背景下,生態已然是城市吸引人的第一要素。產業聚人的同時,如何讓人“此心安處是吾鄉”?派園的橫空出世呼應著城市未來生長的核心要領。

然而,中派之“綠”並非千篇一律,它一改多數城市生態公園的流行布局,引入了現代都市農業元素,讓綠色頗具“詩意”。派園A區布局一片800畝的生態農業區。走進園區,扑面而來的是一派因季而變幻的田園風光。園區內,景觀以水系為貫連,同時規劃慢行步道,形成可休憩、可互動、可健身的綠色空間。

未來,隨著鄉村生活微度假的文商旅綜合體——派街的打造完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詩意在中派不再遙遠。

綠意縱然悠然,城市的“詩意”也需通達。

對城市而言,現代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新消息顯示,截至目前,中派片區13條市政主干道已全部完工﹔而今年底,延伸至此的合肥軌道3號線也將通車。

中派片區完善的交通道路。艾克發攝

中派片區完善的交通道路。艾克發攝

現代交通導入著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放置於合肥的規劃版圖,交通對中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初,《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出爐,提出“一核四心九副十八片區”總的規劃方針。作為18片區之一的“中派”,左襟政務右連濱湖。

主干道通達加持地鐵紅利,10分鐘到濱湖,20分鐘直達政務區,中派片區可與合肥雙中心實現無縫對接。屆時,中派作為合肥18片區之一的主城定位也將水到渠成。

優派——關鍵詞“人”

產城融合,人是最終的落腳點。圍繞何以“安”人邏輯基點,中派片區頻頻落子優勢資源。

最近,中派片區又一醫院開診。作為肥西縣重大項目,肥西縣中醫院新區總投資約7.55億元,佔地112.73畝,設置床位800張,按三級中醫院規模建設,並預留未來發展空間。

而此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已正式開診,上海能開展的醫療項目隨即“平移”至肥西。后期,隨著安徽省胸科醫院、安徽省疾控中心等多重一流醫療資源的聚合,中派片區的健康配套節節攀升。

復旦兒童醫院。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不只是醫療,教育同樣精彩。

今年秋季,備受關注的安師大附屬肥西外國語學校正式開學。作為安徽師范大學對外合作的首個外國語學校,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西外國語學校也是合肥市首個公辦九年一貫制(含小學部、初中部)外國語特色學校。學校規劃為48個班,可解決片區內2400名初中生就學需求。

與此同時,中派片區還聚集了合肥八中銘傳高中、南門小學、蓬萊路小學、司空山路中學等一眾優質教育配套。

此外,片區還配套央企中康養運營的老年公寓、6個社區服務中心、人才公寓、工人文化宮、4A級祥源花世界景區、地鐵3號線深圳路TOD商業綜合體等生活配套,15分鐘生活圈日臻完善。

作為安徽唯一人口淨流入縣域城市,眼下的肥西每年新增人口4萬人。而根據肥西縣規劃,到2035年,肥西城鎮化率為84%。對比目前該縣67%的城鎮化率,未來,若要達到此目標,肥西將有超50萬的人口增量空間。

片區居民豐富多彩的生活。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居民豐富多彩的生活。肥西縣委宣傳部供圖

回歸合肥城市規劃的視角,到2030年,肥西將建成合肥主城區西南副中心城市、合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綜上觀之,從“產”到“城”,從“城”到“人”,再由“人”至“城”,產城人有機融合的高位動能正在肥西形成閉環。而以肥西新城建設“主戰場”定位的中派片區,又將從這份動能中不斷汲取進階的力量,進而完成驚鴻一躍的華麗轉身。

(責編:關飛、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