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濉溪縣四裡村:“黨建+”模式 擘畫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3年12月04日15:3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日前,從淮北市融媒體中心舉辦的“最美駐村工作隊”頒獎典禮上傳來喜訊,皖北煤電定點幫扶的濉溪縣臨渙鎮四裡村駐村工作隊榮獲2023年淮北市“最美駐村工作隊”稱號﹔該村下轄爛柴吳庄2021年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這是該集團駐村工作隊協助政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採用“黨建 +”模式,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擘畫出鄉村振興新圖景。僅2022年四裡村集體經濟收入37.18萬元,較2021年增長63%,共帶動120名村民實現就業。

“黨建+產業”模式 擘畫增收“幸福圖”

“我現在用15畝地用來養殖蚯蚓,不愁銷路,每年都能有12萬元左右的收入。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通過分盒包裝后供應到周邊漁具店進行銷售,又增加收入。”在談到發展養殖產業時,正在大棚裡忙碌的趙玉黑興奮地說不完。

四裡村謝湖趙玉黑蚯蚓養殖場——趙玉黑夫婦在分裝蚯蚓裝箱外銷。張琳 攝

四裡村謝湖趙玉黑蚯蚓養殖場裡,趙玉黑夫婦在分裝蚯蚓裝箱外銷。張琳攝

駐村工作隊聚焦產業發展,構建家庭、集體、合作經營等共同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通過“造血”的方式激發村民內生動力,有效帶動農戶發展。

此外,該村還以皖北煤電捐贈村集體的4台挖掘機和1台自卸車為基礎,作為村集體入社資產成立了裕鑫農機專業合作。同時整合大型機械47台套作為一個整體對外開展承接工程、對外租賃等業務,探索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僅去年一年就創收9萬元﹔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以種植西紅柿、黃瓜、辣椒等為主的濉溪縣裕民合作社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於去年成功領辦,注冊資金100萬元,佔地480畝,2023年實現創收10.2萬元。村民的口袋鼓了,笑容更甜了。

皖北煤電捐贈的挖機正在為村民疏通田間排水溝。張琳攝

皖北煤電捐贈的挖機正在為村民疏通田間排水溝。張琳攝

“黨建+治理”模式 擘畫善治“和諧圖”

近年來,駐村工作隊強力推進四裡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黨員干部率先示范,共清理路間雜草2500米,開挖、取直、疏通村間排水溝150米,完成74戶“戶改廁”工作,使村民真切感受環境可以改變生活質量。

四裡村工作隊員與村民一起進行村庄環境整治。張琳攝

四裡村工作隊員與村民一起進行村庄環境整治。張琳攝

駐村工作隊協助村委會通過成立“一組一會”,即村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在黨組織的帶領下,把能干事、會干事的黨員、群眾動員起來,民主推選組建5至7人的居民理事會,黨支部或黨小組負責人兼任理事長。遇到問題大家在一起協商,商議解決事情,提高了村民積極性,近90%以上的村民都參與進來。達到黨建引領,村民協商的自治管理房前屋后衛生模式。

“四裡村建立‘愛心超市’,村民可根據門前衛生‘三包’月度考核評比得分,到‘愛心超市’兌換牙刷、牙膏、毛巾、臉盆、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激發了村民參與到環境整治行動的熱情。”皖北煤電選派駐四裡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朱峰說。

四裡村愛心超市村民用積分換取小商品現場。張琳攝

四裡村愛心超市村民用積分換取小商品現場。張琳攝

“黨建+服務”模式 擘畫發展“新藍圖”

駐村干部廣泛發動黨員干部組成黨員志願服務隊,以主題實踐、固定節日等形式,每月開展不少於1次的黨群志願服務活動,幫民辦難事、為民解煩憂。2022年,工作隊通過這種方式征求環境治理方面的建議39條,“戶改廁”方面的建議3條,農機具停放方面建議2條,44條建議均已落實解決。

工作隊組織志願者在脫貧戶家中開展志願活動。張琳 攝

工作隊組織志願者在脫貧戶家中開展志願活動。張琳 攝

朱建民與同村的陳某因在相鄰的農田邊上挖溝排水發生矛盾糾紛。駐村工作隊通過收集民意、分析研判、協調化解、疏通引導,維護了雙方的利益,幫助解決了他們急難問題。類似的事件,駐村工作隊前后辦理了30余起。(劉海燕 張琳)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