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慶市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暨開鐮收割儀式啟動

2023年09月23日16:3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金秋送爽、稻浪飄香,怡人宜秀一派豐收景象。9月23日上午,2023年安慶市“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在宜秀區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羅嶺鎮東方圩舉行。

伴著喜氣洋洋的鑼鼓聲,萬畝小紅稻開鐮儀式舉行,一字排開的4台大型收割機正駛向稻田,金燦燦的稻田美如畫卷。

本次活動以“慶豐收、促和美”為主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慶祝豐收、振興鄉村,展現安慶市“三農”發展成就,展示農業農村現代化美好前景,推動“千萬工程”實施,促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活動現場,以慶豐收為主題的開場歌舞《豐收頌》、原創黃梅小戲《黃梅菊香》《百鳥朝鳳菜子湖》、歌舞表演《黃梅飄香》《家在龍山鳳水》等鄉土文藝節目輪番登場,舞出了豐收的喜悅,唱出了幸福新生活,現場群眾喝彩聲不斷,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記錄下一幕幕精彩瞬間。

活動當天還舉行了安慶市鄉村振興館開館儀式,舉辦特色紅米產品品鑒暨紅稻產業研討會,宜秀區特色農產品及非遺展,發放助農惠農倡議書,網紅直播促銷農產品。

“這次活動搞得很熱鬧,我們近80歲的老大爺平時很少出門,這次我帶他一起來看看,附近的村民也都來了,人很多,真正感受到了豐收的熱鬧場景。”羅嶺鎮黃梅村的村民張大叔笑著說。當天在活動現場展出的小紅稻、小辣椒、龍山野茶、七仙黃梅菊花、皖江牌水產品、陽光玫瑰葡萄、獼猴桃、土雞蛋、食用油、木耳等等50多種農特產品,也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賞品嘗,流連忘返。

據了解,近年來,宜秀區大力實施六大宜秀,五大跨越目標任務,堅持抓項目、興農業,發展特色產業,打造農文旅鄉村特色產業,穩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民增收致富。素有 “黃梅戲之鄉”之稱的羅嶺鎮,就是這次安慶市豐收節主會場所在地,近年來,始終緊扣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的目標定位,依托“三分山水三分田還有一分是庄園”資源優勢,充分盤活閑置土地要素,引進種植成本低、採摘周期長、經濟效益好的“小辣椒”產業,打造三產融合先行區為標杆,助力“小辣椒”成就“大產業”,為產業興鎮、產業強鎮注入發展新動能。

產業興,鄉村興。如今的宜秀堅持產業引導先行,專項編制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總體規劃,重點打造小紅稻、小辣椒、龍山野茶、七仙黃梅(菊花)、皖江牌水產品等一批產業品牌,累計培育省級農林產業化龍頭企業19家,認証“二品一標”農產品115個,帶動農戶3.7萬人增收。發展農文旅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實施區域整體旅游開發,策劃7大綜合性農文旅項目,提升特色景點服務功能,打造以樹蛙部落為龍頭的民宿集聚群,延伸小紅稻、小辣椒、菊花茶等產業鏈,開發伴手禮、種植體驗基地、特色菜肴等商業模式,農產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全區現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3家,其中省級9家,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家,省級龍頭企業“甲級隊”2家,聯合體帶動合作社3個,家庭農場44家。發展市級以上“一村一品”18個,其中省級7個。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成功創建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6家,星級農家樂28家。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業轉方式、調結構、興產業、優環境方面下功夫,推出一批強農生產、惠農消費、為農服務措施,並與江南大學聯合開展農業科研,對區內農產品進行提質改良,舉行重點推介和消費幫扶活動,引導電商平台、商超物流企業、行業協會等主體廣泛參與,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新動能,真正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宜秀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春林表示。(方華)

(責編:劉穎、關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