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提質增效

近年來,合肥市在前期實施提級延伸連網、農村道路暢通、農村公路新改建等項目基礎上,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提質增效,推動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質量持續提升。
是方便路,更是幸福路
近日,2022年度安徽省農村公路品質示范路名單公布,合肥市廬江縣廬樅路、肥西縣豐樂至銘傳公路、巢湖市童沿路等3條農村公路上榜。
對肥西縣居民來說,豐樂至銘傳公路的貫通和提升是一件大事。
豐樂至銘傳公路全長34.587公裡,起於豐樂鎮橋中村,終於銘傳鄉聚星村,由嚴山路、高花路、孔銘路部分路段組成,涉及豐樂鎮、花崗鎮、紫蓬山管委會、柿樹崗鄉、銘傳鄉等五個鄉鎮。
“豐樂至銘傳公路原來隻有約5公裡的路段比較寬,其他部分都很窄,隻有3.5米左右。我們把老路進行了拓寬、取直、提升。對村民來說,通行順暢了,心情也舒暢了。”肥西縣農村公路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這條平整寬敞的瀝青路,從東向西貫通肥西縣,為周邊果樹種植園、採摘園和地方特產帶來新的商機、注入新的活力。
“路修好后,周邊種植戶運送果蔬、種子、肥料等更方便了,也帶動了更多的游客來這裡旅游觀光。”4月1日,正開著車去地裡查看黃桃樹長勢的柿樹崗鄉周樓村村民張志標說。
2022年,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大力推動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提檔升級,105個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共185.83公裡全部完工。農村公路一路暢行一路美,實現“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交通動能。
是旅游路,更是致富路
仲春時節,春意盎然。在肥東縣包公鎮,曲折盤旋的青天路攜路邊繁花繞山而上,無數游客慕名而來,拍照“打卡”,留住春的腳步。
青天路起於S326省道,從包公故裡文化園入口牌坊節點向東出發,橫跨包公鎮小包社區大邵村,經包公故裡文化園最終到達包公鎮包公社區,全長5.2公裡,總投資近4000萬元。
包公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李穎介紹,青天路建成之前,這裡本沒有路,出行不便﹔路修好后,一到周末,就有許多游客來這裡游玩,樂享美好春光。
作為全省“十大最美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農村路)”,青天路將包公故裡文化園內幾大文化景區串珠成線,方便游人參觀游覽。
“此前,這裡是一個農業鄉鎮,村民多以務農為生﹔青天路變成一個‘網紅打卡點’后,帶動了附近的發展,沿線的村民開了農家樂、土菜館等,吃上了‘旅游’飯。”李穎說。
如今,俯瞰合肥大地,1.8萬公裡農村公路由“窄”變“寬”、由“線”成“網”、由“通”到“暢”、由“暢”到“美”,串街聯鄉、繞山入林,打通了鄉村振興發展“毛細血管”,鋪就了鄉村致富路。
2023年,合肥將繼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區域示范引領”轉向“全域達標提優”,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全力為群眾出行送去通達,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黃紫燕 甄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