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蓮湘舞伴歌驚艷合肥市非遺傳承·戲曲歌舞晚會【4】

演播大廳內,流光溢彩的廬劇、門歌、獅舞、花船等光影交織,聲色流轉千回﹔
演出舞台上,九獅橋復制布景、“古逍遙津”匾額高懸、徽派建筑元素充實……
“文裡文氣”交織“科裡科氣”,“合肥之春”晚會的文化之美,扑面而來。
2月21日晚,由合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合肥之春”2023非遺傳承·戲曲歌舞晚會在合肥大劇院歌劇廳圓滿上演。
21時許,隨著輕快悠揚的旋律,肥西縣選送的蓮湘舞伴歌《看山看水看中國》作為壓軸節目上場,舞台上,演員們手持細長蓮湘棒,不停變化招式,敲出悅耳韻律﹔腳下舞步整齊靈巧,令人賞心悅目,不時贏得台下陣陣掌聲。
“這個節目有20個成人演員、24名小演員,小演員都是從我們學校400多位表演者中挑選出來的。”肥西縣柿樹崗鄉中心學校校長張高友介紹。
“這次蓮湘舞的表演,配合著歌曲的節奏進行了全新的編排。與傳統蓮湘舞整體節奏較為平穩相比,這次的呈現更加輕快,對演員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該節目的編導之一吳佔菁透露。
蓮湘舞,又稱“打蓮湘”,是我國民間傳統舞蹈,也是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為了傳承這一優秀傳統文化,據張高友介紹,柿樹崗鄉中心學校在每日大課間,以蓮湘舞基本動作為主線,編創了《我是幸福蓮湘娃》蓮湘舞韻律操,教導全校學生齊跳。同時,以學校少年宮為平台,將蓮湘舞相關知識納入校本課程,向學生普及蓮湘文化,營造蓮湘文化學習氛圍。
“在學校裡的少年宮活動和大課間都會跳蓮湘舞,我非常喜歡。”小演員錢以軒是柿樹崗鄉中心學校四年級的學生。自從知道自己被選入表演隊后,她一直都很激動,“入選之后,我們每天都會排練。希望自己好好表演,讓更多人了解非遺蓮湘舞。”
近年來,肥西縣“非遺”作為一張響亮的名片,濃墨重彩地記錄在肥西文化史冊之上。目前,肥西縣共有省級非遺項目5個、市級非遺項目9個、縣級非遺項目24個、代表傳承人近50名,涵蓋了傳統文學、傳統戲劇、傳統舞蹈、傳統美術等多個種類,均具有極強的本土地域特色。(綜合)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