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砂石管理鐵拳治頑症 阻斷國有資源資產流失

去年以來,太湖縣率先在全市採取了整治非法採砂治理行動,經過一年多來的依法整治,如今已徹底杜絕了全縣非法採砂,有效阻斷了國有資源國有資產的流失。
太湖縣採取了什麼樣整治辦法,徹底治理了非法採砂,確保了國有資源國有資產免遭流失的呢?據太湖縣砂石管理總站黨組書記、站長何志強詳細介紹:2021年8月,太湖縣委、縣政府為徹底整治全縣非法採砂狀況,成立了太湖縣正科級事業單位太湖縣砂石管理總站,通過定編定崗定責,實現了砂石管理人員編制從無到有的突破。採取了政府主導、國企運作,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投資、統一開採、統一定價、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模式。成立了太湖縣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廣匯砂石分公司,由廣匯砂石分公司依法依規對全縣區域內的砂石資源進行統一開採經營。各相關職能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分工,按照“誰許可、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至此,全縣砂石管理工作實現了從“亂”到“治”、從“無序”到“有序”的歷史性轉變,形成了全縣砂石“一盤棋”的管理格局。
建立河道採砂統一經營管理體制,創新運營管理模式,依法、科學、有序規范河砂開採。由太湖縣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廣匯砂石分公司進行開採經營,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選定河道採砂加工承攬單位,簽訂勞務合同,按照招標地段價格支付勞務報酬,並在審批的砂石開採點設站實行現場管理,征收國有資源稅費。縣水利局、縣砂石管理總站等相關職能部門實行旁站式監管,徹底扭轉了過去由砂場業主個體開採難於規范管理的被動局面。對許可的採砂機具安裝GPS定位系統,在重點河道流域、重點河段的可採區域作業,現場安裝實時視頻監控,全方位24小時可視監管,切實規范河砂開採與經營,避免超區域、超深度過度開採,促進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提升。
在全縣實行運砂車輛噸位改革,在各採砂點進出口安裝自動檢測地磅稱重系統,對全縣黃砂實行實際噸位過磅稱重計價、掃碼收費,實現數據流、工作流深度融合,極大提升了砂石資源效益。同時,對全縣范圍內運砂車輛擅自改裝、超高超限裝運黃砂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對各勞務承攬作業方就開採黃砂、裝載黃砂行為進行了明確要求,杜絕鏟車司機“收費多裝、收費多壓”等違規現象,有效遏制了運砂車輛違法違規,超載超限情況,確保運砂車輛管理規范和運輸安全,實現砂石資源運營規范化的管理。經過整治規范管理,全縣近3年累計收取國有資源稅費約2.1億元。
為保護行洪和河道安全,徹底清除防洪隱患,對全縣河道所有過去遺留的採砂船隻進行摸底核查,對19艘遺留河道採砂點僵尸船隻進行了拆除,及時消除了汛期安全隱患的發生。同時,積極推進砂石稽查隊伍建設,加強稽查執法力量,分別從縣公安、水利、資規、交運、林業、城管等部門抽調正式執法人員,重組砂石稽查大隊。設置了晉熙、彌陀、牛鎮3個中隊和1個機動中隊。調度中心採取綜合執法、集中辦公,明確了砂石稽查大隊機構、人事職責,確保砂石管理稽查工作有效開展。加大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砂石資源保護合力,建立了涉砂線索移交反饋工作機制,對在監管稽查中查處發現的涉砂案件,各涉砂案件受理職能部門按照砂石稽查案件查處移交案件反饋機制,每季度向移送單位作出辦理情況書面反饋,砂石稽查執法力度和稽查案件辦理實效得到不斷提升。
加強日常稽查巡查。稽查大隊每天常態化稽查巡查,採取有獎舉報、定點蹲守,錯時出擊、加大盜採管控,對查處的現場、車輛固定証據,並及時依法依規移交相關職能部門處理。同時,嚴厲打擊旱地砂盜採。牽頭組織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及有關鄉鎮,開展嚴厲打擊盜採老城旱地盜砂行為。通過進村入戶宣傳,加強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形成群防群治嚴密防線,當前該處非法盜砂勢頭已得到有效遏制。截至10月底,共受理各類盜砂舉報337起,扣押涉嫌盜採砂石資源各類車輛87輛,移送盜砂案件線索48起,封堵、挖斷下河盜採道路29條,填平盜採砂坑7處,鏟除、恢復盜採、違規囤積砂約750余立方(不包括核定征收)。有效遏制了大型機械非法開採、偷運黃砂行為。
鐵腕整治,推進機制砂(水洗砂)治理。規范機制砂(水洗砂)行業管理。通過對全縣機制砂(水洗砂)企業調查摸底、排查登記,全縣共有機制砂(水洗砂)企業44家(46個點位),對39家違規企業按照強制停電、停業整頓、清理退出、聯合執法等措施規范生產經營秩序。有序完成22家企業清理退出,9家違規石子加工企業已停電、停產﹔10家篩砂分揀企業和個人現已全部完成拆除。同時,通過原材料台賬、廢棄物處置台賬、聯票聯查、視頻監管等多角度全方位治理﹔對在產的企業進行要求視頻監控資源共享至總站監控中心,並安排專人實時監管觀察,發現疑似問題及時匯報核實查處﹔對無砂石運輸憑証、無合法來源証明的運砂車輛將進行現場查處,並按照當前黃砂價格,補繳國有資源稅費,一律上繳縣財政。有效解決機制砂(水洗砂)行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太湖縣還充分利用該縣資源優勢,不斷開拓供砂模式,積極開拓砂源,拓展供砂渠道,對全縣旱砂地土壤改良、收儲地塊渣土處置、水庫河道清淤疏浚中產生的砂石合理開發利用,全力保障全縣重點工程、民生工程建設用砂需求。大力推進砂石中轉站建設,對河道疏浚、工程建設項目中產生的砂石資源進行綜合利用與管理,高質量保障全縣各類建設用砂需求。(葉勝爐 宋海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