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合肥市醫保局:織好“醫保網” 傾力惠民生

周坤
2022年08月03日11:0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以前用醫保卡看病,要到窗口排隊,現在手機上能直接刷醫保,方便多了。”7月25日早上,家住合肥市瑤海區的王世澤,來到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拿藥,兩分鐘不到就辦好了。“這兩年醫保越來越方便了,基本上住院不用選日子,拿藥不再趕日子了!”

從醫保待遇連年提高到百姓就醫負擔不斷減輕,從各項改革相繼落地到多層次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從職能定位越來越明確、權責劃分越來越具體到全民醫保目標漸行漸近……現在越來越多的合肥百姓,真切感受到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帶來的實惠,幸福的指數更是節節攀升。

看得好病:應保盡保 筑牢底線

“如果沒有及時購買醫保,我根本承擔不了這麼高的醫療費用,醫保政策切實為我減輕了治病的經濟負擔。”得到真正實惠的李武激動地講述著自己的往事。

家住合肥市長豐縣下塘鎮南圩社區小圩組的李武,2020年6月確診鼻咽癌,由於他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和年邁的父母親生活在一起,高昂的治療費讓李武力不從心,失去信心。

但沒過多久,南圩社區民政專干通過上級部門推送的住院費用個人負擔數據,主動聯系李武核實住院信息,在去年1月幫助他申請了低保。

醫保兜底,第一落點便是著眼高額醫療費用化解。

合肥市醫保局醫藥管理和待遇保障處負責人葛慧敏表示,根據李武住院費用數據顯示,2020年李武住院個人自付費用比例達到35%左右。而在2021年申請低保后,住院個人自付費用比例隻有10%左右。

如今,李武告別了“有病無錢治”的痛苦日子,迎來了“有錢治病、有錢養病”的新生活。“國家政策這麼好,我更有信心跟病魔抗爭,爭取早日康復后回報社會。”李武僅僅是享受到醫保優待政策幫扶群眾中的一個縮影,像他一樣真正享受到實惠的困難群眾還有很多。

近年來,合肥市醫保局始終把民生擺在第一位,持續在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權益保障上發力。去年,為鞏固好醫保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合肥市醫保部門以長豐縣先行試點工作為基礎,在合肥市推廣困難群眾醫療保障和健康服務工作。

截至2021年10月,合肥市困難群體醫療保障人數151444人,其中長豐縣、廬江縣將困難群體保障范圍擴大到全體醫療救助對象,保障人數分別達到74267人、54187人,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就醫格局,更好地促進困難群眾的就醫、健康和保障三者緊密結合。

吃得起藥:家門口買到降價藥

“合肥這7家藥店能買57種抗癌藥,還能報銷!”小敏(化名)永遠記得三年前,在手機上看到這個消息后,父親拿著手機瞅了又瞅,看到其中降價藥包括尼洛替尼,一家人喜極而泣。 

小敏在2016年大學畢業那年,查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我吃了3年的藥,吃垮了家人,這是很多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真實寫照。”小敏含淚回憶,當時父親一年白了頭,母親的高血壓更嚴重了,為了四處看病,一家人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更難的是,她所吃的藥當時也都沒納入醫保,讓本不富裕的家庭花光了所有積蓄,並欠債15多萬元。“但是現在尼洛替尼降價后,我們就可以少掏錢了。”小敏說,現在隨著救命藥降價后,一家人的負擔大大減輕。

為了讓更多進口藥、抗癌藥告別高價,讓患者買到真正的便宜的救命藥,近年來, 合肥市醫保局不斷完善談判藥品在定點醫院、定點藥店“雙通道”供應保障機制推動國家醫保談判藥品政策落地見效,解決患者購藥報銷難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葛慧敏介紹,為了破解談判藥品“進院難”,合肥市醫保局明確,談判藥品使用不納入衛生健康部門“藥佔比”、醫療保障部門次均“三費”考核范圍,使醫院按臨床治療所需,保障患病群眾合理用藥。

截至今年6月底,合肥參保人員累計在醫療機構購買使用談判藥品22.49萬人次,涉及談判藥品171種,共發生藥品費用17487.49萬元,醫保基金支付12824.32萬元,平均報銷比例73.3%。

此外,為了打通談判藥品在醫保定點零售藥店供應保障的渠道,合肥市先后兩批公開遴選了27家談判藥品定點零售藥店。制定談判藥品零售藥店使用管理辦法,推行談判藥品使用定醫師、定藥店和使用備案管理。截至今年6月底,合肥參保人員累計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藥報銷38116人次,涉及談判藥品91種,共發生藥品費用7870.57萬元,醫保基金支付5592.46萬元,平均報銷比例71.06%。

管得好錢:5個月省下近3000萬元

醫保基金不夠用,是很多地方頭疼的大事。 

以往,醫療機構以“按項目付費”的方式與醫保進行結算,檢查越多醫保付費就越多,醫療機構不同程度存在過度檢查、過度開藥等現象。這不僅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還讓參保人多花錢、醫保基金多支出。

為了改變這一現象,近年來,國家開始推行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模式。

所謂DRG,就是依據疾病診斷和操作對患者或疾病的成本分組,將資源消耗相似或成本相似的診斷和操作組合到一起,形成一個診斷相關組,“打包”成一個整體來付費,減少過度醫療現象,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能。

2019年,合肥市獲批國家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試點城市,合肥市醫保局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20年合肥市開始DRG付費模擬運行,2021年在17家試點醫療機構實行住院費用DRG實際付費,2022年擴大到全市95家醫療機構。

“通過調整總額預算規則、歷史數據裁剪測算、完善病組差異系數、實施特病單議、建立特殊病例除外機制,擴展固定系數病組,由15種增加至32種,在原付費方案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全面優化,進一步完善出台了符合合肥特點的付費方案。”葛慧敏說。

短短幾句話的背后,是兩年來合肥市醫保局日以繼夜的研討、測算、評估和調整工作。

通過DRG付費工作改革,醫療機構精細化管理和控費意識大幅提升,從以前的規模式擴張轉變為以成本控制為核心的發展臨床路徑、提高治療效率的內涵式發展。住院天數和次均費用明顯下降,醫療收益從規模擴張型向成本績效型轉變。

據統計,2021年, 合肥市17家試點醫療機構合肥市參保人員住院醫療總費用66.85億元,較2020年的62.46億元、2019年的61.40億元分別增長7.03%、1.73%,兩年平均增長4.38%,略高於參保人數增長幅度(3.41%),分別低於同期職工醫保基金收入平均增幅(12.24%)、居民醫保基金收入平均增幅(8.10%)7.86個百分點、3.76個百分點,實現了基金支出對實際需求保持適度壓力的目標。

採用DRG,除了節省醫保基金,百姓看病負擔也大大減輕。

2021年,17家試點醫療機構次均醫療費用、次均個人負擔費用分別為1.37萬元、5638.19元,較2020年分別降低12.22%、11.77%。今年1月至5月,95家DRG付費醫院住院人次33.72萬,次均醫療費用、次均個人負擔費用在2021年同比下降的基礎上,分別下降8.59%、21.34%。

如今在合肥,“小病靠扛、大病靠天”的歷史一去不返。合肥市醫保局正通過不斷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后顧之憂,共享醫保改革成果。

(責編:關飛、宮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