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住建局全力以赴惠民生

近年來,太湖縣住建局堅持謀全局、打基礎、破梗阻的工作思路,狠抓重點工作建設進度,嚴格落實工程建設質量責任制,緊盯民生需求,辦好民生實事,各項民生工程、重點工程項目穩步推進,為推進縣城高質量發展、提升群眾幸福感打下了堅實基礎。
危房改造,托起低收入人群“安居夢”
來到寺前鎮王畈村的吳昌念老人的新建房裡,房子雖然不大,但是廚房、臥室、衛生間一應俱全。據了解,吳昌念老人家今年已經70多歲了,膝下無兒無女,沒有勞動能力。這麼多年來,為了方便親人照顧,老人家一直住在侄子家隔壁的余屋裡,但余屋年久失修,老人家住著十分不安全。了解到該情況后,鎮村多次上門動員實施危房改造。2022年初吳昌念老人的侄子侄女答應實施危房改造並向王畈村提交了危房改造申請。對原有的危舊余屋進行拆除,新建了這個小平房,老人的侄子侄女們還在兩家房子之間搭起了雨棚,這樣不管晴天雨天老人來往都十分方便。現在老人的生活起居依舊是由親人們照料,但是有了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老人家過得更加舒適了。
和吳昌念老人一樣喜進新居的還有馬龍村的汪海雁。在此之前,汪海雁一直是跟著自己的兄弟們住,沒有自己的房子,此次危房改造,他在自家柴房地基上建起了兩間小平房,目前裝修已基本完成,自來水也通到了家裡,現在隻等通電就可以入住了。
危房改造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為了讓危房改造真正改到群眾的心坎上,讓群眾住上安全新居,太湖縣將危房改造工程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建設的重要舉措來抓,截至目前,共為86戶低保戶、其他脫貧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度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等人群實施了危房改造工程,現已全部竣工並通過驗收。
三小遷建已經完工,9月可正式啟用
七月,驕陽似火,新城第三小學建筑工地上一片熱火朝天,建筑工人們加班加點,揮汗如雨,緊張地進行著最后的收尾工作,確保孩子們9月1號能夠正常入學。目前學校教學樓、綜合樓已全部建設完成,報告廳、計算機教室、舞蹈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等各功能室已裝修完畢,並且在2月22日和5月12日分別委托安徽省建筑工程質量第二監督檢測站和安徽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對所有教學樓進行了兩次室內環境檢測,根據檢測報告,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氨、氡等所有檢測指標均滿足設計標准。目前三小已全部完工,進行了初步驗收並於7月18日揭牌。
據悉,新城第三小學整體遷建項目選址位於學士路以北,法華路以西,總計劃總投資12000萬元,規劃佔地面積3263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7160.46平方米,含教學樓、圖書信息樓、藝體綜合樓、食堂、體育台、停車場和人防工程等,以及配套建設禮儀廣場、禮學廣場、運動場等設施,校園整體設計新穎,校內設施一應俱全,各種教學設備先進一流。新建成的第三小學預計2022年9月投入使用,屆時將進一步擴大中心城區教育資源供給,有效緩解中心城區教育資源不足,就近入學困難等問題,滿足群眾子女就近入學的需求,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
“遷建項目有三大意義。第一是增加學位1000多個,緩解了城區就學緊張的矛盾,優化了城區教育布局。第二是改善了辦學條件,有利於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化發展。第三是落實了國家惠民政策,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加優質的小學教育,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目標。”該校總務副主任彭文旵說。
污水變清流,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翻倍
污水處理廠就像城市“水肺”,吸納淨化污水,近年來,隨著經濟日漸發展,尤其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對污水處理需求越來越大,污水處理廠擴建擴容也相繼提上日程。
近日,在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工地,現場機器轟鳴,焊花飛濺,一派緊張忙碌的火熱場景。據了解,縣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為縣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是2022年縣重點工程之一,位於縣城東經濟開發區內,北鄰園區道路及黑河,南鄰黑河路及燈茗路。二期工程今年2月18日正式開工,由粵水電和華宇建司組成聯合體共同承建,計劃2023年3月份試運行,6月份進行完工驗收,
“目前已完成巴氏計量槽和氧化溝施工,佔工程進度的30%,每天投入三個班組、人員50個人、機械設備五台,計劃2022年末完成土建施工,2023年3月份進行試運行,6月份進行完工驗收。”項目經理董永剛說。
據悉,本次污水處理廠擴建規模為1.5萬m³/d,二期建成之后總規模達到3.0萬m³/d,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的一級A標准,屆時,將極大提升城東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
“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建成之后,能有效處理城區的生活污水、開發區的工業廢水,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更好地服務園區企業,對促進經濟發展,建設太美太湖具有重要意義。”縣重點工程建設處工作人員張俊說。
“1號議案”提檔加速,綠滿太湖指日可待
樹影婆娑、草坪青翠、鮮花綻放,行走在外環南路上,滿眼的綠色扑面而來,讓人感覺仿佛穿行於花園之中。近日,在生態、旅游、休閑廊道外環南路段,一棵棵小樹整齊排列,各色花朵星星點點,一旁還有幾名工人正在綠化帶上忙碌著修枝、澆水。
為進一步提升生態建設水平,促進全域旅游和經濟建設發展,太湖縣在外環南路、S246,規劃建設長河三橋至長河二橋開展生態、休閑、旅游廊道建設工作,規劃面積91.79公頃,建設完成后,將達到生態景觀突出、生態效益明顯、社會效益顯著的效果。為推進“人大1號議案”長河三橋至長河二橋開展生態、休閑、旅游廊道項目建設,縣重點工程建設處嚴格落實建設主體責任,緊盯目標任務,強化協調對接,加強施工調度。項目開展后,施工單位每天投入大中型機械將十余台,近400人施工。目前“人大1號議案”外環路(人民路—富強路)段,排管工程已全部完成,綠化栽植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路面恢復工程,預計7月底完成。
“我們‘1號議案’項目以生態為先,從城市發展特色出發,打造原汁原味的生態沉浸式綠色長廊,為市民提供一個環境優美、多功能的生態游廊,實現藍綠交織、水城融合的景觀效果。”項目景觀設計師陳曉龍說。
太湖縣住建局副局長嚴金結說:“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我局繼續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今年先后啟動實施了三水廠一期、‘人大1號議案’景觀廊道、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高鐵新區路網、背街小巷改造、棚改安置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預計今年完成投資3.0億元,針對晉湖片區和老城區基礎設施薄弱現狀,今年我局已啟動老城污水排污改造工程,長河路改造和朴初大道等‘西連板塊’路網建設工作加速推進新老城區融合發展,同時將繼續實施縣城海綿城市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劉鑫 蘇勇 詹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