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助老助餐為民解難題 八旬老人手寫表揚信點贊

2022年05月27日11:1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日,蕪湖市弋江區民政局收到了一封來自南瑞街道沐春園小區87歲老人陳良政親手書寫的表揚信。

  感謝信的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暖意。信中,陳良政老先生寫道,自己是一名獨居老人,子女不在身邊,年老多病,生活就餐成了大問題。瑞東園社區養老服務站提供中午助餐服務,讓自己吃上了可口的飯菜,“針對我腰酸腿痛走不了長路,主動提出每天免費為我上門送中餐,從不間斷。”讓陳良政感動的是,有時遇到惡劣天氣,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不辭辛勞,仍冒著大雨、頂著大風,騎著電動車風塵仆仆地趕來,就為了“將熱氣騰騰的美味飯菜送到我手上”。

  聚焦老人尤其是獨居孤寡老人的用餐服務,弋江區將助老助餐服務觸角延伸至最基層。目前,全區現有中南街道潮音街社區養老服務站、南瑞街道李巷社區養老服務站、瑞東園社區養老服務站、馬塘街道洪橋社區養老服務站和澛港街道柏庄社區養老服務站5個助餐點。“每個點的服務半徑大約在3到5公裡,輻射形成15分鐘生活半徑圈。”弋江區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主任劉麗說。

  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滿圈”,依據省民政廳出台的《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弋江區民政局全面升級服務模式,試點開展智能化助餐系統,極大方便了老年群體就餐。在潮音街社區長者照護之家,服務站站長熊潔正熱情地與前來就餐的老年朋友打招呼。“阿姨,請出示一下你的智能手環。”隨即,熊潔在援通全民呼叫綜合版的電腦界面上點擊進入“菜單頁”,並將智能手環的二維碼在前台掃描器上輕輕一點,“嗶”的一聲,“阿姨,您點的一葷兩素已出單。”

  “依托智能技術,實現點餐全流程高效快捷。”熊潔指著電腦上的數據圖表介紹道,通過前期信息錄入,老人在食堂就餐無需再提供任何資料,現場人臉識別即可確認身份信息。支付方式也會依據老人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比如,有的老人行動不便,需要提供上門送餐服務,可在手機上綁定一個智能呼叫快捷鍵,實現線上點餐“一鍵搞定”。

  消毒櫃、食品留樣櫃、就餐價目表、一周菜譜……助餐點布局溫馨、科學衛生,“老人吃的飯菜我們都要求一日一檢,一周菜譜也是葷素搭配、營養可口。”劉麗介紹道。目前,各助餐點按照“一葷兩素一湯”標准套餐僅需10元,針對60周歲特困、低保、空巢老人以及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市政府補貼每人2元,區政府補貼1元。同時,廚師要求嚴格按照食材新鮮、烹飪衛生的標准,切實為老人提供一個舒適健康的用餐環境。

  貼心的助老服務、優惠的助餐價格,吸引來不少轄區老人前來“打卡”。“這裡的飯菜都是現買現做的,熱乎乎的家常菜,吃得很安心,和大家聊聊天心情也很好。”退休老人王兆才是中南街道潮音街社區養老服務站的“常客”,在他看來,這裡不僅是老人用餐的一個點,也是老年群體排解孤獨、交友聊天的快樂驛站。

  從集中就餐、供餐到信息化“智慧助餐”,“我們以智慧助餐平台為依托,結合數據分析,加強老年人助餐服務及補貼管理的精准化、科學化。”在弋江區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智慧養老大數據監控平台,包含數量統計、結算、隨時查閱、打印電子檔案等內容的就餐大數據不是孤立的,“通過對自動生成的就餐大數據進行信息化管理和數據實時分析,打造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服務模式,為政府監管及補貼資金發放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劉麗告訴記者。

  把民生落到實處、端上餐桌,讓老人得福利。下一步,弋江區將持續利用大數據手段完善數字化助餐系統,全力加快“長者食堂”建設,計劃未來2-3年,實現全區所有社區(村)助餐點全覆蓋。(汪潛)

(責編:劉穎、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