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老漢字“亳”中 讀懂一座城一瓶酒

目前,央視《“字”從遇見你》系列紀錄片正在持續熱播,一集一字,都以故事化的形式,生動呈現漢字的來源和流變。
漢字,華夏文明的精靈,具有濃郁的文化趣味、深厚的情景智慧和可愛的具象思維。所以,將不同漢字的拆分成不同的個體,就可以追溯它的起源和發展。
翻閱字典可知,亳[bó],是中國最古老的漢字之一,也是一座城市的專屬字,特指安徽亳州。
古井貢酒供圖
按照個體拆分,甲骨文中的“亳”字頂部,是一個“人”字頭,其實就是“宀”,體現的是定居的意思,人字其下是“口”,則代表倉稟,也就是“貯存”“富足”之意。下面是一個小麥麥穗的象形,引申為豐收的糧食。
所以,從亳字演變中可以看出,它是從亳州的人文優勢和小麥起源中演化而來。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亳州背后,深厚的文化基因和地域密碼,自2016年開始,產自安徽亳州的古井貢酒,便連續多年攜手央視春晚向全球推出“全球讀亳”活動,持續掀起了讀“亳”旋風。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數億人通過這一活動認識了“亳”字,並通過一個古老漢字,讀懂了一座城——“亳州”,愛上了一瓶酒——古井貢酒。
古老亳州的“起源”文化
“江北勝地,南北要脊”。
中國亳州,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此地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無霜期長,一直是古代先民安身定居的場所。
亳州境內的渦河,北接黃河,南襟江淮,河水挾帶著淤泥和各種沉澱物,沖擊出了許多徐緩的坡地,形成了天然的防波堤,為墾殖農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古井貢酒供圖
亳州境內,近30處文化遺址中,陸續出土了近萬件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貴文物,包括先民飲酒使用的陶尊、陶甑、和高足杯等,說明早在5000多年前,亳州就已經出現了釀酒活動。
而大量酒具文物,伴隨著大量小麥碳化顆粒被發掘后,不僅解釋了亳州是中華酒源地之一,也印証了中華酒與小麥之間的密切關聯:用小麥做曲。直到今天,古井貢酒依然堅持在每年桃花盛開時節,用小麥做曲的釀酒傳統,並肩負起了從“中國釀”到 “世界香”的品牌使命。
中國釀,世界香:中國“酒神精神”
縱觀亳州5000年文明發展軌跡,多位人文始祖在此定居,形成了高處建宅的原始部族,建立文明雛形,而后商湯王在此建都,商業在此肇興。經濟的飛越,使得道家文化、曹魏文化、中醫藥文化、詩酒文化等無比璀璨的文明,為中國酒精神的沉澱,奠定了文化基礎。
尤其是以“道”字命名的渦河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發展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道家鼻祖老子、庄子皆誕生於亳州渦河岸邊,其道家“醉者神全”的酒神精神,奠定了中國酒“天人合一”的核心內涵。
亳州人秉承道家“醉者神全”的精神,曹操獲得了“至人至性”的酒神藝術狀態,成就了《短歌行》,以“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的精神高度,打開了中國詩酒文化的全新境界。
由此,中國詩酒文化之風,延續到唐、宋、元、明、清,最終成為了中國以“詩”立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曹操既是中國詩人,又是中國貢酒的源流。
古井貢酒供圖
在公元196年,曹操把家鄉亳州產的九醞春酒及其釀造方法《九醞酒法》進獻給漢獻帝劉協,開創了古井貢酒的“貢酒”歷史。
所以,古井貢酒作為亳州的地域名片,古井貢酒品牌內涵中,不僅包含了亳州5000年文化歷史、匠人精神和精神內涵,還凝聚了1800多年前,“中華第一貢”的品質美酒裡程碑和中國詩酒文化的裡程碑。
1963年,古井貢酒首次參加全國名酒評比,便被評為“老八大”名酒。它以“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的美酒品質,向世人展現了亳州5000年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為了進一步,向世人傳達中國酒最靈動的精神內涵——酒神精神,向世界傳遞東方之美。自2015年起,古井貢酒便開展了“中國酒文化全球巡禮”活動,讓世界人民品味到中國釀造的智慧。同時,連續多年聯手世博會,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張亳州“中國釀 世界香”的生動名片,在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的同時,也以中國“酒神精神”,搭建了中國聯通世界的橋梁。
在古井貢酒不斷走向國際的旅途中,【全球讀“亳”】活動同步在全球挑起沖刺吉尼斯紀錄活動,一度成為全球參與人數最多的讀漢字線上游戲。
如今,更多的人知道了一個古老漢字”亳”,也知道了一座千年古城——亳州,更知道一瓶酒——古井貢酒。“中國釀 世界香”,在舉杯古井貢酒的同時,人們從中品味到了中國源遠流長的“酒神精神”和“詩酒情懷”。(王靜)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