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女孩:從“受益者”到“傳遞者”

初見蘇明娟時,她的案頭鋪滿材料。
“今年是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單位團委要在公眾號上推出系列文章,號召廣大青年‘說過去、學現在、創未來’。這不,正做策劃呢。”
蘇明娟,安徽金寨人。31年前,她因為照片《我要讀書》為大家所熟知,並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那時的她不會想到,多年后,自己會投身青少年事業,去幫助那些有著相同境遇的孩子追逐夢想。
蘇明娟和那張讓她走紅的照片《我要上學》。受訪者供圖
“因為那張照片,我與共青團結下了不解之緣。”時光荏苒,當年的“大眼睛”女孩,如今已成家立業,為人妻為人母。身為工行安徽省分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助理的她,同時也是共青團安徽省委的兼職副書記。
回首歲月,她如數家珍。
1991年5月的一天,讀小學一年級的蘇明娟正在課堂上專心聽課。她那雙渴求知識的大眼睛,“闖”進了在學校採訪的記者解海龍的視線。
“咔嚓!”隨著快門摁下,一張日后廣為人知的照片《我要上學》誕生了。照片被各大媒體爭相轉載,引發了社會各界對農村貧困失學兒童的關注,並成為我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志。
1998年,作為年齡最小的代表,蘇明娟前往北京,參加共青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2017年,她被選為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兼職)﹔2018年,她當選為共青團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
蘇明娟走進希望小學,與學生們面對面。受訪者供圖
“走上共青團工作崗位后,我對青少年事業、對希望工程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思考。”蘇明娟說,更有成就感的是,自己完成了從共青團事業“受益者”到愛的“傳遞者”的身份轉變。
2018年,蘇明娟拿出3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成立“蘇明娟助學基金”。目前,基金已收到捐款470多萬元,參與援建3所希望小學,並資助280名大中小學生。
同時,作為工商銀行總行公益品牌的形象大使,她還多次走進希望小學,用自己的成長經歷,激勵青少年胸懷大志,並積極在愛心人士和貧困學生之間架起愛的橋梁。
工作中的蘇明娟。受訪者供圖
今年是共青團成立100周年,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履好職、服務好青少年,是蘇明娟常常思考的問題。
“一方面,我會在共青團這個平台上,向更多的青少年分享我的成長經歷,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成為他們的知心人、貼心人。另一方面,我將配合團組織安排,引導廣大青少年投身鄉村振興、希望工程、抗擊疫情等國家戰略和行動,讓新時代青少年在自我成長的同時,自覺地承擔起社會責任。”蘇明娟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